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
f李子乡中心校“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用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国梦统领学校工作全局,逐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程,坚持以教学质量为中心,为建设成为“师德高尚、常规优化、质量立校、社会满意”的现代化教育而努力奋斗。二、基本情况我校地处喜德县及西昌市交界处,与西昌市安宁镇和礼州镇相毗邻,建校于1957年,招生范围辖5个行政村,18个村民小组,是一所纯彝族学生的二半山区学校。占地面积约1万多平方米。下属4所村小其中一所村完小、1个教学点、2所民办学校,6个幼教点。目前全乡总人口12673人,一至六年级在校学生数2768人,全乡教职工85人(不包括代课教师)。其中中心校一至六年级在校学生有911人,19个教学班,寄宿制学生687人。中心校在校教职工51名,其中有15名小学高级教师,2名中学高级教师。学历达标率达100。1发展基础(1)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下,跟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学校的硬件建设跃上了新台阶。拥有了新的教学楼、餐厅、学生宿舍楼正准备施工。功能用房(学生微机室、学生阅览室、图书室、音乐室、美术室、科学实验室、、语音室)现已征好地正准备施工。(2)学校有一支良好的师资队伍。领导班子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求真务实,有先进的办学理念。中层干部知识化、专业化。广大教师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有着为学校的发展努力奋进的精神。教师中具有小学高级教师职称15人,大专以上学历49人,县级骨干教师4人。(3)学校近年来,本着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开展了教科研活动,增强了教师教科研的意识,提高了教师的研究与实践能力。
f2.制约因素(1)学校的组织管理需要进一步建立一种民主、创新的教育管理机制,以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意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2)学生留守儿童、困难家庭子女较多,农村家庭家长知识有局限性,家庭教育盲区多。(3)学校的硬件建设虽有改观,但高效的现代教育网络尚未形成,有待完善。三、规划原则1、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原则:根据教育发展要求,优化配置学校教育资源;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努力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的效益。2、科学管理、效益最优原则:根据规划精神,优化配置学校教育资源,科学管理追求效益最大最优,提高协调发展程度和优质教育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接受平等、优质教育的需求。四、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
学校未来五年的发展,将努力构建美丽和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