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美术学习兴趣与习惯的培养
李汇洋(北京教育学院崇文分院,中学高级)课程标准中对于美术课程的特点论述为: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体来创造作品,发展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涵养人文精神。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四个特性的实现,则要着力培养学习美术的兴趣,养成美术学习的习惯。而兴趣和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长期的功课。我们必须研究教学,研究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如何应适合学生接受、符合教学内容和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现代教育的美术教学模式,就是要从培养学生对学习美术兴趣入手,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我们广大学校的教学实践中,往往有这样一种情况,因美术学科具有其他学科所没有的特殊性,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太难,但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长久保持下去却不容易,它需要广大的美术教师不断付出努力,具备牺牲精神。经常会听到这样一个反应:现在的学生对于美术学习没有兴趣,不喜欢。为什么不喜欢呢?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究竟如何呢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学段都会有不同的变化。我们就各年龄学段的学生对美术画画的学习兴趣进行的调查显示,非常喜欢美术画画的低年级约占98,九岁约占65,十二岁约占20,十四岁以后约占5这个结果相对客观反映了当前学生学习美术兴趣的一个趋势:年龄越小的喜欢美术的人数越多“越小越多”;年龄越大的喜欢美术的人数越少“越大越少”。即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小学低年级
f小学中年级
小学高年级
初中从以上图表中不难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不断下降。究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有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下面我们来进行分析。
一、影响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几个原因(一)教师工作态度的影响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性,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会这样那样影响全体学生。如果教师很有威信的话。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留下痕迹。”因此,教师自身的素质、修养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