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愁情的表现形式
愁,既看不见摸不着,又听不到嗅不了;既无形体,又无重量;既无颜色,又无味道,要把它写出,实非易事。古代的文人墨客们呕心沥血,用生花妙笔别具匠心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象征等手法,把抽象难言的愁情写得具体生动,形象鲜明,概而言之,主要有以下几种写法。一、以夕阳(黄昏)显愁自《诗经君子于役》中思妇在日落黄昏之时看到归圈的牛羊和归巢的鸡,进而想到在外服役的丈夫以来,夕阳(黄昏)意象就多被诗人采用,以抒游子思妇的凄凉、沮丧和失落之感。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上述都是借夕阳来映衬、烘托、渲染游子思妇相思却不得相见的伤痛愁情。二、以流水、大海喻愁悠悠流水,延绵不绝,千古不变,人的愁情如绵远无比的流水汩汩滔滔,更如深遂无尽的大海不可估量。“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严维《丹阳送韦参军》“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横江欲渡风波恶,一水牵愁万里长。”李白《横江词》“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李白《哭晁卿衡》“相恨不知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三、以山喻愁山的雄浑高大给人一种沉重感,愁也如山一般沉甸甸地压在人的心上。向子湮在《水龙吟》里说“愁山万叠,鬓丝千缕”,愁正像重峦叠嶂的山使人喘不过气来。元代吕止庵《怀古》里说“人生最苦别离,柳丝柔肠,山敛愁眉”,给山赋予愁情,烘托出人物内心世界的凄苦。四、以酒写愁酒能使人想象丰富,能使人暂时忘却痛苦,因而诗人常常借酒销愁、借酒抒怀。“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的诗句表达了志不得伸的苦闷。“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借酒表达深厚的惜别之情。“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借酒将那故国之思羁旅之愁丧夫之痛写得凄苦感人。五、以秋显愁秋天是一个令人伤感的季节,天气转凉,秋风萧瑟,草木枯黄,万物肃杀,有一种悲
f凉的气氛,所以中国古典诗词中就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悲秋情怀,诗人常借满目苍凉的秋色悲叹英雄迟暮、人生苦短,抒离别之苦、思乡之情。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诗人感到了无限的自然对有限的人生的压迫,顿生人生迟暮之感,从而悲悼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