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和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国知发规字〔2012〕110号)、《高技术服务业标准制修订工作指导意见》(国标委服务联〔2013〕81号)、《关于深入实施国家知
1
f识产权战略加强和改进知识产权管理的若干意见》(国知发协字〔2014〕41号)、《关于知识产权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国知发规字〔2014〕74号)、《全国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培育管理办法》(国知发办规字〔2012〕83号)等。这些政策的颁布,为知识产权服务业的良好发展奠定了基础。
122公益类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公益类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是由政府主导的,近年来,该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多种形式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也陆续在各地建成,包括知识产权数据检索、信息分析、交易转化、维权援助等公共服务平台,各种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公益性服务网络。在全国范围共建设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67家,并开通了12330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热线。
123传统的知识产权代理服务机构规模扩大。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与统计局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共有法人单位5800余家,从业人口68000余人,全年营业收入123亿元。从数据中可以看出,知识产权行业以相对较少的从业人口,创造了较大的经济价值,属于高附加值、高智力需求的行业,在信息化的时代将会逐渐成为具有巨大竞争力和发展前景的新兴领域。
124新兴知识产权服务业态不断涌现。与传统的知识产权代理服务相比,知识产权数据信息加工、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知识产权交易、知识产权咨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其他各类服务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近年来,在政府的引导下,科技创新环境对知识产权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专利运营、专利导航、专利布局、战略制定、风险预警等新兴高端知识产权服务业态不断发展,服务内容不断丰富,服务方式不断创新,服务成效初步显现。
125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不断扩容。目前,地方申建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积极性都很高,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并积极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与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建设。这有利于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企业集聚,激发区域优势资源活力,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向高端发展,促进科技成果实现转化,保障和激励“双创”活动,进而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126知识产权服务业联盟、商会等社会组织蓬勃发展。2013年7月30日,在中关村示范区正式成立全国首家知识产权服务业联盟,首批成员单位包含53家知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