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
到小说西游记中“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语言表述。由此可以推知古代
中国文学
A.日益呈现通俗化趋势
B.平民渐称为阅读主体
C.推动了民间教育普及
D.更注重创作的娱乐性
17.有人认为,“篆”代表了远古时期的人们对大自然(天)的敬畏感,所以篆字
图形犹如天上的星辰;隶书则代表了人开始进入了自身的生存环境,对大地广
袤的思考;而楷书出现的时期就是被认为人类自身开始觉醒的时期。其意在说
明
A.中国书法具有天人感应的精神
B.字体演变助推了自然科学发展
C.社会进步推动了人文精神发展
D.书法进步须借助对哲学的反思
18.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指出:秦书有八体,曰:大篆、小篆、刻符、虫
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秦朝书法八体的出现
A.实现了汉字由繁到简的变迁
B.改变了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
C.反映了政府对书同文的关切
D.助推了不同书法流派的发展
19.北宋米芾在点评怀素的书法时指出,其如“壮士拔剑,神采动人,而回旋进退,
莫不中节(即中正)由此可知怀素的书法
A.形态自如,用笔细腻
B.形式婉约,意境悠远
C.张扬个性,兼顾法度
D.章法自然,笔法随心
20.唐代韩晃《田家风俗图》、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南宋左建《农家迎妇
图》、南宋朱光普《村田乐事图》南宋李嵩《货郎图》等,均为一代名作。对
以上信息解读最准确
的是
A.风俗画出现于唐朝
B.唐宋绘画趋于世俗
C.经济突破市坊限制
D.商品经济走向农村
f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3单元测试试题: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21.唐代画家张延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夫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
故能书者皆能画”。赵孟诗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需八法通,若也有
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他们二人共同关注的是
A.浓妆淡抹的山水画
B.入木三分的人物画
C.注重民俗的风俗画
D.意境深远的文人画
22.戏台上有一副对联是:你一枪、我一刀,杀人不死;轿上来、马上去,非走不
行。材料可用来说明戏剧表演具有
A.程式性
B.虚拟性
C.逼真性
D.夸张性
23.徐州地方戏曲初称“太平歌”。明清时期,微山湖一带的铜山、利国、季堡、
厉湾等经常停泊由南方往京城漕运粮食的船只,船上有很多会唱南方小调的人,
当地农民耳濡目染渐渐地学会哼唱,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新的地方戏曲形式“丁
丁腔”。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A.政府的文化政策较为宽松
B.文化融合须借助经济交流
C.丁丁腔适应了市民文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