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600V的或更高的驱动电压,比燃油汽车的12V电压高出很多,要求线束有更强的耐压性和密封性,以避免汽车遭遇碰撞后的高压线路短路而引发燃烧事故。新能源汽车应用的是交流电机,电磁干扰较为强烈,新能源汽车线束的设计必须考虑电磁干扰性,以保证线束应用的可靠性。汽车线束是汽车的中枢神经系统,是汽车能源、各种信号输运的载体,它把中央控制部件与汽车控制单元、电气电子执行单元、电器件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汽车电器电控系统。此外,电池的高容量、长续航能力及便利性也是新能源汽车推广的重要制约。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指出,电动汽车的主要矛盾是安全与纯电动里程间的矛盾。要推动新能源汽车企业需推动全产业链向消费端转型,多考虑续航里程、电池安全、驾驶舒适性等因素积极增加服务性消费,并结合自身优势提供增值服务,尽可能地延长服务链条。
三、新形势下新能源汽车发展需要思考的问题
面对日趋激烈的变革,汽车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讲发生巨大变化,财政部等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进行了大幅调整,在进一步提高补贴门槛的同时,调整优化了补贴标准,并设置了四个月的过渡期,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市场平稳过渡。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目前主要是依靠补贴、限购、限行豁免等政策驱动,在补贴退坡、牌照有限等条件下,如何提升市场自身的驱动力,将成为其可持续高速增长的关键同时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技术依然是最突出的技术短板,需要进一步推动关键技术的创新及应用,弱化电动汽车对燃油汽车的相对劣势。随着各项补贴的收紧与取消,面对新能源汽车的“后补贴时代”,在传统车企突围过程中,新能源汽车企业如何保持成长,2019年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一年,需要认真思考分析。
1、加快产业升级,新能源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借助零部件国产化比例的提高,电动化、智能化、互联化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升级及产业链条的拉长。借助无线技术、大数据技术、数字技术、智能自动化技术等融合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变革。
2、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一是抓住依靠外力推动改革的宝贵机遇与国际接轨二是依据国家发展战略确定汽车产业的新定位三是利用市场结构调整期实现转型升级四是适应产业政策向“普惠”化、功能性方向倾斜过程,提高企业竞争力。
3、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及路径“要素”定位方面,应考虑纯电动汽车在近中期要回归“短途车”的定位,“补贴”退出后,纯电动汽车要减少电池用量、降低续驶里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