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天一样,都是以制造业的发展为中心,资金来源主要靠政府投资和财政赤字,再加上外资的大量涌进。再往前看,19世纪中叶英国的速度,20世纪初美国的速度,都高得惊人可是后来怎样呢,不是都因为这样和那样的原因而先后不同程度地跌落下来吗中国古词中说:“高处不胜寒”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东南亚,伴随经济迅速增长,这些国家的优势逐步丧失。早在危机之前,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就断言“所谓的东南亚奇迹,是以高投入、低地价、低工资来保持的,由于资源和资金的相对稀少性’,优势将逐渐丧失,那时,东南亚经济增长将会难以为继。”此话出,当时在世界范围内议论纷纷,赞许者有之,反对者也有之。后来事实证明克鲁格曼的话是对的。前车之辙,不可不鉴。
还需要关注的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势必使生产要素的价格在世界范围内均衡化,随之制造业逐步向低工资、低地价、低风险的国家或地区转移,从而使经济增速逐步降了下来。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巨大,城镇化和城市化的潜力较大,转移的速度可能较慢一些,但转移还是必然的。
第四,目前,我国经济的增长之所以这样快,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特别靠房地产投资来拉动的,而这些资金的来源
f除财政赤字外主要是公债。现在滚动性发行公债、卖公债,经济得到喜人的发展。人们想过没有,当将来用发行公债来买回公债时,即还债高峰到来时,经济将受到怎样影响从实际情况看,公债的效应是逐步递减的,在发公债的初期,效益最高因为不存在还债问题,等到发新债还旧债时效益就降低了,而且越发越多,效益越来越低,以致财政不堪重负,银行年年忙于发债、还债。我以为,国债的发行应当有个“度”,不能认为越多越好。目前,我国的公债负荷已相当沉重材料显示,至2002年6月,国债公司托管公债总量指额已逾21000忆人民币,其中国债12000亿,政策债、金融债近9000亿。另外还有企业债400亿。另据资料表明,2001年和2002年,各发行量1500亿。2003年又发行1600亿。这里还要说明两点:1在12000亿国债中,长期国债有6600亿。2企业债为400亿,这种公债都用于国家的重点工程,如三峡债券、铁路建设债券,说到底这些工程都是由国家财政来支撑的,债券级别是和国债一样,实质是国债。我们决不能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只要今天活得痛快,就不管明天和后天的洪水漫天。更不能只要这届政府的高速度,而不顾下届或下下届政府的高速度。我总以为,经济增长靠投资拉动虽然是必要的,但靠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