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教育资料
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教案
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教案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有关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并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学习重点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学习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是本课难点。课堂导入、以“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或电影《英雄》导入。自主学习一、秦的暴政:、秦的暴政表现在哪些方面?二、陈胜吴广起义、根本原因__________直接原因_________2、时间_______、地点________、领导人________3、建立政权地点__________4、打到咸阳附近,发展到________人。5、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配套K12教育资料
f配套K12教育资料
三、农民起义推翻秦朝、秦朝灭亡:(1)巨鹿大战:时间: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双方: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2)__________直逼咸阳,秦朝灭亡。2、西汉建立:时间:__________都城:__________建立者:__________合作探究:、课本63页动脑筋。2、有人认为如果陈胜、吴广等人在前往渔阳戍边的途中,没有遇到大雨,秦末农民战争就不会爆发。你认同这一观点吗?为什么?3、比较刘邦、项羽在秦亡前后所领导的战争的目的,楚汉战争与此前进行的农民战争的性质一样吗?精讲点拨、教师给出史料:秦朝刑法非常残酷,各种刑法无所不用其极,以致“刑戮相望于道”《过秦论》贾谊。
配套K12教育资料
f配套K12教育资料
《汉书8226刑法志》描述秦朝刑罚的残酷说:“赭衣(秦时罪犯皆着红褐色的囚服)塞路,囹圄成市(监狱像市场一样拥挤),天下秋怨,溃而叛之。”
2、农民战争是第一次学习的课题,要在学习中注意把握五要素(时间、地点、领导人、事件、影响或意义)和三步曲(原因、经过、结果)。
3、总结陈胜、吴广这次起义的特点就是:揭竿而起,斩木为兵。
4、秦末农民战争分为两个阶段。5、陈胜、吴广起义是反抗暴秦,而楚汉之争是为了争夺帝位,他们的战争性质是截然不同的。6.指导学生将秦朝的重大历史事件,整理成大事年表(如下图),训练学生梳理历史知识的能力,教会其列表归纳史实的方法,从宏观上把握整个秦朝历史的发展线索。时间重大事件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朝建立公元前209年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
配套K12教育资料
f配套K12教育资料
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公元前206年楚汉战争开始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结束,汉朝建立达标检测.秦朝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