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抒发了诗人感时伤世的爱国情感和长年飘泊的孤苦愁绪。2自主鉴赏给每联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赏析短文首联两句,描写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的景象,指明了时节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构成一幅登高远壮阔而又苍凉萧瑟的秋景图画,为全诗定下了哀婉凄凉的基调。对仗工稳,句法严谨,语言极为凝练。颔联从大处落笔,仰头写山景: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
文学分享
f有关杜甫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萧萧而下俯视写江景: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索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同时让人想到生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的无穷与永恒。透过沉郁而又高昂的精工对句,显示着诗人出神入化的笔力,历来被视为千古佳句。
颈联是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先横写“万里悲秋常作客”,再纵说“百年多病独登台”。一横一纵,承上启下,点出了全诗感时伤世、羁旅飘沦的主旨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沉郁悲抑的感情。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极为沉郁顿挫。宋代学者罗大经在《鹤林玉露》评说:“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可见诗人内心深处是何等的愁苦沉痛。
尾联两句是悲叹自己穷困潦倒孤苦寂寞的境遇和心情。出句写诗人备尝艰难之苦,白发丛生对句写自己困顿潦倒,疾病缠身。国难家愁,只有借酒排遣,但又因多病不得不放下这浇愁的酒杯。“艰难”,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全诗就在这忧愤无奈的感叹声中收笔,悲愤深沉,而又寄意深远。
四、教师总结1主旨格凋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诗中景象苍凉阔远、气势博大深沉的七言律诗。前四句写登高闻见之景,后四句抒登高感触之情。由情选景,寓
文学分享
f有关杜甫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而格调虽沉郁顿挫,却也慷慨激越,誉为“旷代之作”胡应麟《诗薮》。
1艺术特点①联联对偶,句句押韵。四联句句押韵,皆为工对,且首联两句,又句中自对,可谓“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给人以一种神清目爽整饰对称的美感,而且使全诗曲折顿挫,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②写景抒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