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元素周期律学案(第三课时)
知识点一、元素的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一、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IA123456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0
非金属性逐渐
金属性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
⑴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一般是:原子的电子层数且周期数等于;原子序数逐渐;原子的得电子能力逐渐;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逐渐;原子失去电子越来越难;元素金属性逐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原子半径逐渐。⑵同一主族内的元素,从上到下,一般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且族序数等于,原子序数逐渐;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逐渐;原子失电子能力越来越易;元素金属性逐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的碱性逐渐;金属单质的熔点、沸点等物理性质逐渐;非金属单质的熔点、沸点等物理性质逐渐。知识点二、元素周期表应用:⑴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例:原子序数为34的元素,确定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⑵推断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及其对应水化物;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例:在短周期元素中,如果元素气态氢化物为H
R,其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分子中含m个氧原子,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郭20140106共4页第1页
f⑶推断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或酸性的强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还原性的强弱。例1:X、Y是元素周期表ⅦA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多B、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稳定C、X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低D、Y的单质能将X从NaX溶液中置换出来。例2:下列各项叙述中一定能说明元素X的非金属性比Y的非金属性强的是()。A、X的最高正价比Y的高B、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的酸性X比Y强。C、X的单质能与Y的氢化物反应生成Y单质。D、在反应中,X原子比Y原子得到的电子数少。⑷预测元素的性质:常见的题目是给出一种不常见的主族元素或尚未发现的主族元素,推测该元素及其单质或化合物所具有的性质。解答的关键是根据该元素所在的族的熟悉元素的性质,根据递变规律,加以推测、判断。例:镭是元素周期表中第ⅡA族的元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