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进入地球本影区时,但另一部分仍有阳光照射,因此发生月偏食.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有B、D。点评:本题要求考生掌握本影、半影和伪本影的概念,知道日食和月食是怎样形成的。
例3.一个点光源S对平面镜成像,如图所示,设光源不
动,平面镜以速率v沿OS方向向光源平移,镜面与OS
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则光源的像S将(

A.以速率05v沿SS连线向S运动
B.以速率v沿SS连线向S运动
AB
图312
C.以速率3v沿SS连线向S运动
D.以速率2v沿SS连线向S运动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像点S将沿SS连线向S运动,平面镜沿SS方向靠近S的速度大小
为v1vSsi
30°05v,而像点S相对于S的速度大小为v22v1v,故B项正确。点评:本题要求考生掌握平面镜成像规律,并能结合题设条件建立光源S、平面镜和像S三者相
对运动的关系。
例4.如右上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个正方体木箱,木箱上方水平放置一块足够大的平面镜MN。试用作图法画出人眼在S处通过平面镜能看到的木箱右方的水平面的区域.
解析:(1)设S为一个点光源,作出其像点S。(2)连接S和木箱左上角顶点并延长交平面镜于A,连接SA并延长交水平面于Q。(3)连接S和木箱右上角顶点并延长交水平面于P。(4)PQ就是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能照亮的木箱右方水平面的范围。根据光路可逆,PQ也就是人眼在S处通过平面镜能看到的木箱右方的水平面的范围。
点评:解本题的依据有:(1)利用光路可逆原理:眼睛是接受光线的器官,本身不能发光,根据光路可逆,假设在S处有一个点光源,那么它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能照亮的木箱右边的范围,也就是人眼能在平面镜中看到的范围(如右下图);(2)利用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先由对称性作出S的像点S,再分析反射光能照亮的区域。
例5.如图所示,古希腊某地理学家通过长期观察,发现6月21日正
午时刻,在北半球A城,阳光与铅直方向成75角下射,而在A城
的正南方,与A城地面距离为L的B城,阳光恰好沿铅直方向下射,
射到地球的太阳可视为平行光.据此他估算出了地球半径.试写
出估算地球半径的表达式R=

解析:依题意,A、B两点对地球球心所成的角度为75,A、B两点
间的圆弧长为L,则有2R360,解得R24L
L75

点评: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理论,涉及圆心角、弧长及半径之间的关系。应充分利用几何条件
分析.
四、变式迁移
f1.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卡片,放在发光的小电珠前20cm的地方卡片的后方放一个跟卡片平行
的屏幕,屏幕与卡片的距离也是20cm,则卡片在屏幕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