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只有灵活地听话才是真正的听话。(辩证说理,语言严密)丘吉尔说:“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我们只有听话,正确地听历
试卷第9页,总16页
f史的话,才能对未来有准确的把握,不至于迷失了自己。一回首间,我忽然发现,因为“听话”,我一生的种种努力只不过是为了获得他人的称许与微笑;因为“听话”,我已将自己套入了所有的模式和桎梏,陷入了“听话”的囚牢。对于自己的人生失去了把握,于“听话“之中迷失自我。让我做我自己吧,让我这一生做一次我自己吧!我会灵活地听话,听历史的教训,听老师的指导,听家长的训导,把握自己的人生,不至于迷失自己。(联系自身实际,观点鲜明)听话,是一门学问,我已懂得。看得到遥远的过去,故也看得到遥远的未来。(再次扣题,照应开头)【解析】(一)关于题意与切题1“听话”的所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听+话”,即耳听别人的话语;二是指听从、顺从长辈、领导的意思、意志。2无论直接还是间接,只要文章能表现出“听话”的任意一个方面的意思,即可视作基本切题。3切题的深浅及立意的高下,关键是看对“听话”内蕴的思考或解读。只平平地叙述“听话”的人与事或笼统地议论“听话”的是与非,属基本切题;能呈现对“听话”的思辨,即为非常切题。4评卷时,可以从写的是不是“听话”入手,再看有无对“听话”的价值意义的思考。完全偏离题意的情况主要指通篇所写都不属于“听话”的范畴,或者抛开命题自说自话。(二)关于文体与表达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叙、议应一视同仁,主要看立意与所采用的表达方式贴切的程度。体貌清晰的可适当高1到2分。2围绕“听话”的表达,水平的高低,主要看其有无自我的感悟、体察、认知、评判,深浅只要适配文体和表达即可。3对叙、议不明的“考试体”作文,在优先考虑是否切题、立意的同时,要重点关注行文的思路。(三)关于档次与赋分1可以叙述描写“听话”的人与事,可以议论阐发“听话”的点与面。以所写是不是“听话”为评判的基准点,包括记叙文叙述的人事、议论文所论述的问题。2基本符合题意的可由三类卷(49-55)切入,再视表达作上下浮动。切题且立意和语言上乘的可按一类卷(63-70)标准给分。凡所写并非“听话”的所指,按四类卷(42-48)评判,完全脱离题意题旨的为五类卷(28-41)。
试卷第10页,总16页
f3有下列情况的,按标准在总分确定后再扣问题分。①字数不足,按缺50个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