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发挥效益。五是人力资源充足。近年来,我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形成了一支作风扎实、能打硬仗的干部队伍和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群众创业群体。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再上新台阶。面对的主要挑战。必须清醒的看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逐步从生产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从过度依赖外需向扩大内需方向转型,内陆地区加快发展内需型经济的竞争势头更加明显,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等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使我县开拓市场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随着经济增长的环境资源制约加剧,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压力的不断增大,使我县实现赶超跨越,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任务更加艰巨。与先进县(区)相比,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和不足。一是县域经济总量不大,GDP、财政收入不高,县域综合实力还不够强。二是产业集中度和配套能力较弱,链条不够紧密。三是高新技术产业水平较低,产业组织创新缓慢。四是农产品深加工能力较弱,龙头带动作用不强。五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亟待提升。六是交通运输方式较单一,运输成本相对较高。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县的发展条件,“十二五”期间,我县将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面对矛盾和困难的战略竞争期,挑战和机遇并存,总体上有利条件大于不利因素。全县上下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境界、把握机遇、攻坚克难,在更高起点上开创富民强县新局面,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历史性跨越。第二章发展前景第一节指导思想“十二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富而美的新济阳的奋斗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突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打造现代产业体系两大重点,大力实施工业强县、三产兴县、民生优先三大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
f化、新型城市化、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努力建设实力济阳、活力济阳、生态济阳、文明济阳、和谐济阳,奋力开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第二节发展目标立足济阳实际,赶超跨越发展,倾力打造济南新型工业基地、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和现代物流基地,建成宜居、宜业、宜商的济南北部新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