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问卷中,主要设计了7、8两个问题了解新生对大学的适应性。对于问题7:您刚开始学习大学数学时是否适应?整理调查数据得,有324名学生觉得很不适应,占总数的2439;401名学生选择不适应,占总数3018;有267人选择有点适应,占总数的2012;仅2500的同学觉得适应大学生活,利用SPSS软件分别统计了反映数据离散程度、集中趋势、数值分布特征的统计量,并得到相应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及正态曲线。运行结果如下图,其中1表示很不适应,2表示不适应,3表示有点适应,4表示适应。图适应性频率分析从上图可看出,适应性总体均值为246,分值不高,介于不适应与有点适应水平之间;标准差为1116,差距较大;偏度系数为01120,为正偏,即向左偏,表明总体得分偏低;峰度系数为1344对于多选题问题8:你不适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整理数据结果如下:有688位学生认为学习内容太过深奥,难以理解,占总数5183;603位学生认为大学老师上课方法与高中差距太大,有522人认为高中思维模式在大学不再适用,分别占总数4543和3933。由上述统计数据可看出,对大部分同学而言,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学习思维模式、学习内容的深度、广度都发生了改变,对数学适应性造成影响,由此也可间接发现高中数学与大学数学存在衔接问题。3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程度及原因分析根据问卷分析,仅1037的人认为衔接紧密且承上启下;有6433的学生认为高中数学基础与大学数学某些内容有关联,但衔接并不紧密;另外有2348的学生认为几乎无衔接,断层严重。经过统计分析,学生认为衔接不紧密的最大原因为侧重点不同,占4726,高中数学侧重于计算,大学数学侧重逻辑推导。其次,是内容差别悬殊,占3902,高中数学内容直观、形象、易懂,大学数学内容深奥、抽象,然后是老师上课方法不同和理论推导方法差别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大,分别占3232和3018。另外访谈中,还有同学表示若高中数学基础不扎实,大学数学也学不好。二、总结最后,笔者走访了浙江省各高校数学教师,了解近年高考改革内容,结合以往学习经验就访谈结果,就学习函数和三角函数内容总结整理了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出现的衔接问题。对于函数这一知识点,高中阶段提出了一系列定义,包括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等,还引进了求解函数单调增减区间的方法以及介绍一些特殊函数的性质。随后学习了一些特殊的函数:偶函数、奇函数、指数函数、幂函数以及对数函数等。在大学学习中,侧重性质定理证明,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