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存完好的古老小路,种植了45万棵树,与周边自然景观融为一体。这些树经历风风雨雨,至今依旧郁郁葱葱。游客可以在古老的运河小道上骑自行车享受两岸美景和风土人情,也可以参观基督教清教徒的宗教活动遗址,品尝运河沿线葡萄酒产区的美酒。与中国大运河相比,国外的这些运河,里程都较短,基本兴起于资本主义生长发达时期,历史跨度不大,很多运河短期使用后即让位于其他运输方式。有相当一部分运河,只是起灌溉排涝作用,与运输无关。这些运河与历史并无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一个国家的文化、思想、历史、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贡献,与中国大运河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国内古代水利工程京杭大运河、四川都江堰、广西灵渠并称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都江堰在2000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建成于公元前256年,一举改变了成都平原江水泛滥成灾的局面,使之成为天府之国。即使在2000多年之后,都江堰依然是一个综合效益巨大的水利工程。灵渠建成于公元前214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这两项水利工程,在设计施工方面闪耀中华民族的智慧,建成之后,历代均有修缮,至今发挥效用。与都江堰和灵渠不同,京杭大运河的修建是一个逐渐演进的过程。在春秋时期,地处江南太湖流域、钱塘江流域的
f吴、越两国修筑了一些小运河,用于运输和灌溉、排涝。这些小运河最初并没有天才的设计和让人惊叹的工程建筑施工参与其中。随着江浙地区逐渐成为中国粮仓、整个国家对东南地区经济的倚重,运河不断被扩展,不仅在江南地区形成了密集的交通、水利网络,还向北延伸,先是连接华东与华中,而后贯通南北。这个过程一直从春秋时期延续到清代。从21世纪的时间点回顾京杭大运河,其被誉为“中国大运河”确实当之无愧。都江堰不是运河,灵渠虽是运河,但从规模、历史影响来说,都无法与京杭大运河相提并论。前两者可以称为中国都江堰和中国灵渠,不过,“中国”仅仅是地理名词,只说明都江堰和灵渠在哪个国家。中国大运河名称中的“中国”两字,则不是地理位置那么简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可以理解为是中国造就了大运河,大运河造就了中国,互为因果。中国经济的形成、中原文化与南方文化的融合、运河沿岸城镇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的延展、资本主义的萌芽、民族资本主义和城市群的勃发,还有中国思想、文化、艺术、教育的繁荣、西方文艺和宗教的立足和发展,以及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等,都与大运河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