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政治课堂动起来
课题研讨反思
云霄县竹港中学李聪林
在新课改实验全面开展的今天,探讨如何做才能使我们的政治课不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成为我们学生乐意学的有用“政治”,是一个在课改形势下值得深思的课题。本人“就如何让我的课堂动起来”开展了一些尝试,愿能使我的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政治课教学能更好地走进学生当中、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乐于主动寻求的学科。一、科学把握教材、理解教材,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是活跃课堂的前提。准确、科学的把握教材,是有逻辑性的组织教学、提高学生听课热情的必要保证。如果说丰富的教学手段是人的手,那么对教材内容的把握好比人的脑。因此,在备课时,我比较注重对教材知识内在联系的疏理,做到心中有数,详略了然于胸。例如,在讲授“我们的共同理想”时,根据需要,我对“共绘小康蓝图”和“共创和谐伟业”两目做了调整,把小康知识用表格的形式,以对比的方式进行传授,通过对比学生自然很好的理解“和谐”的意思,再结合学生实际,阐明学生的权利与责任。学生在这样富有条理性的课堂中学习,自然听的轻松,更注意、也更乐意参与到我们的课堂中来。当然,作为一名教师,要上一堂既生动而又完整的课,使学生“动”与“静”结合,还需要教师具有较好的教材把握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如在讲授九年级“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谈理想环节时,刚开始很多学生不敢谈自己的心声,而且有很多教师在听课,学生也显得比较拘束,如何
1
f撬开学生的嘴,开动学生的思维显得极为迫切。因此,我让全体学生一齐阅读名人名言,再开展小组探讨等措施,学生的嘴开始动起来了,思想也开始放松了,逐渐的参与到教师需要的课堂情境中来。二、加强问题设置的实效性、科学性、针对性是课堂教学“动”的有效途径。课堂教学的“动”要有“动”的条件———创设合理的设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和可能参与到课堂中来,展现自己,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要求设置很好的课堂教学问题,它离不开教师能及时根据课堂的实际状况与学生的具体能力相结合。在这中间问题的设置既不能太难,要符合大部份学生的能力,也不能太简单,否则也会造成对学生不具有吸引力而失去动力。当然科学的及时的引导与点拔也是必要的。例如我在上九年级“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时,根据教材原有的设置:问题太多、太抽象,事例繁多的实况,在上第二个知识点“通向理想之路”时,我对其他教学顺序和问题重新设置,并利用教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