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匀无光泽韧性和干强度低湿中密摇振反应迅速。仅在深孔揭露,该层未穿透。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
项目qcMPafsKPa最小值Xmi
419374最大值Xmax630294平均值Xm553186数据个数
99标准差σ07477变异系数δ014008标准值Xk506481
24场地剪切波速Vse计算值及场地土类型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15和416条之规定,估算20米深度范围内Vse值,根据公式计算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Vsedot式中t∑(diVsi)
Vse土层等效剪切波速do计算深度取值为20米t剪切波在地面至计算深度之间的传播时间di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层土层的厚度mVsi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层土层的剪切波速ms
K93孔:Vse1724ms;
K121孔:Vse1718ms;K152孔:Vse1735ms;
场地平均等效剪切波速
Vse1726ms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有关规定,判定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场地土。
25场地地震效应
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按照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有关规定,判定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设计基本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建筑设计特征周期为055s,属建筑抗震一般地段。
Pageof1013
f★德州市建筑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依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的有关规定,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设计基本加速度为010g,场地特征周期为055s,场地内需判定液化趋势的地层为第③层粉土、第⑤层粉土、第⑦层粉土,经标准贯入试验法判定,在发生基本加速度为010g的地震时,第③层粉土、第⑤层粉土、第⑦层粉土均不发生液化。综合判定为不液化场地。(详见附件)
3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31场地地基土分析与评价
从勘探资料分析,除顶部耕填土外,其下地层均为第四纪全新世黄河冲淤积形成的松散地层,主要岩性为黏土、粉质黏土、粉土。地层分布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呈规律性分布。场区地下水位较深,沉积时间较短。第①层耕填土,松软,工程性质较差,须处理。第②层黏土夹粉质黏土,分布较稳定均匀,湿至饱和,可塑,中压缩性。第②1层粉土亚层,呈薄层或透镜体状,不均匀,湿,稍密,中压缩性。第③层粉土,分布较稳定均匀,湿,稍密,中压缩性。第④层黏土夹粉质黏土,分布较薄稳定均匀,饱和,可塑,中压缩性。第⑤层粉土,分布较厚,不均匀,湿,稍密至中密,中压缩性。第⑤1层粉质黏土亚层,呈薄层或透镜体状,不均匀,饱和,可塑偏软,中压缩性。第⑥层黏土夹粉质黏土,分布较厚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