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P地址的分类Ip地址可分为A、B、C、D、E共五类。A类ip地址的特征是前8位作为网络号,后24位作为主机号网络标识长度为7,主机标识的长度为24位。A类网络地址数量较少,但每个网络的主机容量很大。B类ip地址的特征是前16为作为网络号,后16为作为主机号。B类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14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16位。B类网络地址数量比较大,每个网络的主机容量也比较多。C类ip地址的特征是前24位作为网络号,后8为主机号。网络的标识长度为21位,主机标识长度为8位。C类网络地址数量较多,适用于小规模的局域网络双绞线和光纤的比较(带宽,价格,安装的难易程度,安全性等方面)双绞线带宽窄,价格低。安装方便灵活。安全,介质为铜,传输距离短。光纤带宽宽,价格高,安装较困难,较安全,介质为纤维,传输距离远。有线和无线的比较有线传输速率快,安全性更高;但是网路布线复杂,困难,成本较高。无线传输速率较慢,距离短,安全性不高,容易被人监听而导致数据泄密,使用方便,快捷,灵活性高,成本较低。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交换机拥有一条很高宽带的背板总线,其所有端口都栓接在这条背板总线上,当控制电路收到数据帧后,处理端口会查找内存中的MAC地址对照表,以确定目的MAC的网卡连接在哪个端口上,然后通过内部交换矩阵直接将数据帧迅速传送到目的结点,而不是所有结点,目的MAC若不存在才广播到除源端口外的所有端口路由器的主要作用:路由器有两大典型功能:数据通道功能和控制功能。具体表现如下:①在网络间截获发送到远地网段的数据包,起转发的作用。②选择最合理的路由,引导通信。③路由器在转发数据包的过程中,为了便于在网络间传送数据包,按照预定的规则把大的数据包分解成适当大小的数据包,到达目的地后再把分解的数据包重新组装成原有的形式。④多协议的路由器可以连接使用不同通信协议的网络段。⑤路由器的主要任务时把通信引导到目的网络,然后到达特定的结点地址。路由和交换之间的主要区别:交换发生在OSI参考模型的第2层,即数据链路层;而路由发生在第3层,即网络层。其次,数据转发所依据的对象不同,交换是利用物理地址即MAC地址来确定转发数据的目的地址,而路由则是使用逻辑地址即ip地址来确定数据转发的地址。11、局域网的常见拓扑结构及特点①星形拓扑结构:以一个节点为中央节点,其他节点都通过点到点的方式与之连接,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拓扑结构a容易实现b节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