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活动人数约100万人次。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较低水平。2005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968‰,比上年降低03个千分点;死亡率为623‰,上升023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345‰,降低053个千分点。年末全市户籍人口611万人。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9642元,比上年增长141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3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566973元,增长1233,其中,食品支出增长1547,交通与通讯支出增长1902,衣着支出增长2314,娱乐教育文化支出增长1144。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611元,比上年增长11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260元,增长138,其中,食品支出增长221,交通和通讯支出增长41,居住支出增长69。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3395万人,比上年增加067万人。其中,参保职工2509万人参保的离退休人员88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2998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264万人。全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2632万人增加394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967万人,参保的离退休人员665万人。年末全市共有819万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院床位1277张,收养各类人员792人。全市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210处,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2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6950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9035万元。
十二、资源与环境保护
2005年,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落实,我市加大了对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资源的有效利用与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一定进展。
环境保护工作继续加强。2005年末,全市共有县级环境监测站8个。监测的11个县(市)、区空气质量均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全市建成烟尘控制区7个,面积3122平方公里;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11个,面积1361平方公里。环保“十五”计划实施取得新进展,截至2005年底,建成和在建项目累计达到202个。
生态建设积极推进。生态市建设规划基本编制完成,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全面启动。全市已建成自然保护区4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3个。
f全年因洪涝和干旱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624亿元。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2999千公顷,其中绝收4826千公顷。
全市发生火灾事故907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34万元;发生交通事故1693起,直接经济损失331万元。
注:1、公报中数字均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幅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