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度A。设Tv为软件正常工作总时间TD为由于软件故障使系统不工作的时间则定义ATVTVTD。它反映了系统的稳定性亦可表达为ATBDTBDTDT。式中TBDMTBDhTDT平均不工作时间以下简称MDTh。对一般生产用计算机系统要求A≥998;银行计算机系统要求A999。24MTTR。它反映了出现软件缺陷后采取对策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软件企业对社会服务的责任心。对于在线系统而言MTT只要求不超过2天变差系数应小于1。一般的MTTR也应小于7天变差系数小于1。25平均不工作时间MDT。即由于软件故障系统不工作的均值。对在线系统而言。MDT要求不超过10mi
一般的MDT30mi
。26初期故障。一般以软件交付使用后的三个月内为初期故障期。初期故障率的大小取
f决于软件设计水平、检查项日数、软件规模、软件调试彻底与否等因素。27偶然故障率。一般以软件交付给使用方四个月后为偶然故障期偶然故障率以每1000h的故障数为单位它反映了软件处于稳定状态下的质量。一般最少要求偶然故障率不超过1即每千小时不到1个故障亦即MTBF超过1000h。28使用方误用率。使用方不按照软件规范及说明等使用造成的错误叫使用方误用。在总使用次数中使用方误用次数占的百分率叫使用方误用率。造成使用方误用的原因之一是使用方对说明理解不深操作不熟练但也有可能是说明没有讲得很清楚而引起误解。其他的原因还有软件系统的可操作性还应改进、对使用方的使用培训还要更深入等等。29用户提出补充要求数。这反映软件未能充分满足用户的需要有时要求是特定用户的特定要求生产方为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应该尽力满足他们的要求。210处理能力。处理能力有各种指标。例如可用每小时平均处理多少文件、每项工作的反应时间多少秒等来表示根据需要而定。在评价软件及系统的经济效益时需用这项指标。3.软件可靠性设计方法从软件可靠性的概念可知软件的缺陷可以导致错误并造成系统的故障因此缺陷是一切错误的根源。为了提高软件的可靠性最关键的还是力求减少软件中的缺陷。软件的缺陷来自软件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因此应想方设法在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减少缺陷。缺陷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暴露导致系统运行中出现错误。软件的错误概括地说可能由规范要求规格说明、软件系统设计及编码过程产生。31要求规格说明。只要在规格说明与用户要求说明之间存在误差就会产生规范错误。规范它不仅规定程序的要求还规定所用的结构、研制及试验中需要的程序试验要求和文件以及程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