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复杂的较精密外形的零件。流道和水口系统的几何形状决定模具的填充性能。模具的热条件决定零件固化用及其微观结构和品质。在大量生产时,模具的导热性能决定周期时间。并且模具具有压铸件顶出系统。三、模具材料模具组成模穴的部分和熔化金属直接接触,必须由能经受热冲击的钢材料制成。最常用的是H13钢或和其具有相似性能的材料。为保证大量啤货以后的表面质量,必须使用含硫量的优质钢材。为改善机械加工性能,供应模具制造商的钢材通常处于具有球形碳颗粒的软化退火状态。在机械加工以后,模穴部分经过淬火及退火,使硬度在4648HRC范围以内。只有模具的模穴部分和特殊零件才需要使用H13钢,这些部分一般占整个模具重量的2030。模具的其它部分使用低碳钢的中碳钢制造。对于几何开关相对简单的较小压铸件,以常使用标准化模块的模具。镁合金和铝合金相比具有更低的热容,其铁含量也很低。因此模具具有更长的寿命。四、零件寿命压铸件的质量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合金的材料性能,生产参数,模具和零件的设计。零件设计者应该和模具设计者紧密合作,让零件设计者知道压铸生产的优势和局限。部件厚度较小的部件厚度容易达到所要求的机械性能,镁合金良好的填充性能,可以使压铸件的厚度少于1mm,常见的壁厚在24mm之间。均匀壁厚为避免固化时的局部热点,零件的壁厚应尽可能均匀。由于固化时的收缩,局部热点会造成气孔和气穴的形成。容易的模具填充模具的填充时间一般是10100ms,零件的设计应有助于平稳填充,镁合金的填速度较高,边缘和拐角处应为圆角。使用加强助应使用加强助加强零件的强度,而不是通过增加零件的厚度。设计中应避免长筋,防止合金在冷却凝固过程中因收缩不一致而产生应力和裂纹。出模斜度通常推荐的出模斜度为25°,也可采用度为13°的设计。由于镁合金与铁的亲和性较低,加之优良的热收缩特性,有时甚至可以采用零脱模斜度,当设计壁和型芯时,较小的起模斜度能够大幅度减少压铸件质量。五、尺寸稳定性压铸是精密的生产过程,然而很多因素却可以影响压铸件的最终尺寸变化。尺寸变化可分为线性变化,模具间的移动,分模线、铸件和模具翘曲,压铸参数,芯子和出模斜度。必须记住零件的最终变化只是部分取决于模具精度,线性尺寸变化是由下列因素引起:模具温
f度的正常波动,注射温度,冷却速度,铸件应力释放和模具精度。以上因素除模具精度外,和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没有关系。为减少最终产品的尺寸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