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章末总结
1.酶并非都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具有催化作用,其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2.酶的作用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等特性。
3.ATP中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易断裂,也易形成伴随能量的释放和储存。生物体内ATP含
f量不多,但转化迅速,能保证持续供能。4.植物产生ATP的场所是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而动物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产生的ATP只用于暗反应中C3的还原,而细胞呼吸产生的ATP
用于除C3还原之外的各项生命活动。5.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反应式为:
C6H12O6+6O2+6H2O——酶→6CO2+12H2O+能量。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反应式为:C6H12O6——酶→2C2H5OH+2CO2+少量能量或C6H12O6—酶—→2C3H6O3+少量能量。
6.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产物是O2、H和ATP。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产物是有机物和ADP、Pi。
7.光合作用中的物质转变为:14CO2→14C3→14CH2O;H218O→18O2。8.光合作用的能量转变为: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一、生物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1.根据生物的类型判断:原核生物无线粒体,大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如乳酸菌或者酒精和二氧化碳,但也有些原核生物进行有氧呼吸,如醋酸杆菌、蓝藻等。高等动物无氧呼吸都是产生乳酸的,高等植物绝大部分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也有产生乳酸的,如马铃薯
块茎、甜菜块根、玉米的胚可记忆为“马吃甜玉米”等。2.根据反应物、产物的类型判断
1消耗O2→有氧呼吸,但无法确定是否同时进行了无氧呼吸。2有H2O生成→有氧呼吸,但无法确定是否同时进行了无氧呼吸。
3无CO2产生→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4有CO2生成
①CO2产生量=O2消耗量→有氧呼吸。②CO2产生量O2消耗量→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并存。
③只生成CO2不消耗O2→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5有酒精产生
①酒精量=CO2量→只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②酒精量小于CO2量→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多余的CO2来自有氧呼
吸。
f6有乳酸产生①产生乳酸不产生CO2→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②同时产生乳酸和CO2→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例1将等量且足量的苹果果肉分别放在O2浓度不同的密闭容器中,1h后测定O2的吸收量和
CO2的释放量,如表所示:
O2浓度
0
1235710152025
O2吸收量0
molCO2释放
1量mol
010203040506070808080605040506070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