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四.少量的碘化物可利用“化学放大”反应进行测定,其步骤如下:在中性或弱酸性介-质中先用Br2将试样中I定量氧化成碘酸盐,煮沸除去过量的Br2,然后加入过量的KI,用CCl4萃取生成的I2(萃取率E=100%)。分去水相后,用肼(即联氨)的水溶液将I2反萃取-+至水相(H2NNH2+2I2=4I+N2+4H)。再用过量的Br2氧化,除去剩余Br2后加入过量-KI,酸化,淀粉作指示剂,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求得I的含量。1.请写出上述过程的所有配平反应式;-2.根据有关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说明经上述步骤后,试样中1mol的I可消耗几molNa2S2O3?相当于“放大”到多少倍?3.若在测定时,准确移取含KI的试液2500mL,终点时耗用0100molLNa2S2O32006mL,请计算试液中KI的含量(gL),Mr(KI)=166。4.仍取相同体积的上述试液,改用0100molLAgNO3作滴定剂,曙红作指示剂,试用最简便方法计算终点时所需滴定剂的体积(mL);5.在3.和4.所述的两种方法中,因滴定管读数的不准确性造成体积测量的相对误差各为多少?并请以此例,简述“化学放大”在定量分析中的意义。(滴定管读数误差为土002mL)---+四.1.I+3Br2+3H2OIO3+6Br+6H--+---IO3+5I+6H3I2+3H2OI2+2S2O322I+S4O622.根据化学计量关系有:
3.0370gL4.056mL5.3.法,体积测量相对误差为:±01。4.法,体积测量相对误差为:36。结果-表明:利用“化学放大”反应,可以用常量滴定方法测定低含量I,并可降低测量的相对误差,提高准确度。六.溶液A加入NaCl溶液,有白色沉淀B析出,B可溶于氨水,所得溶液为C,把NaBr加到溶液C中,有浅黄色沉淀D析出,D在阳光下容易变黑,D溶于Na2S2O3溶液得到溶液E,于E中加入NaI,则有黄色沉淀F析出,F可溶于NaCN溶液得溶液G,往G中加入Na2S,得到黑色沉淀H,自溶液中分离出H,使H与浓HNO3一起煮沸后得到悬浮着浅黄色沉淀(硫黄)的溶液,滤出硫黄后,又得到原来的溶液A。试推断A~H各是什么物质,并写出实验过程的反应方程式。六.AAgNO3BAgClCAgNH32ClDAgBrENa3AgS2O32FAglGNaAgCN2HAg2S(反应略)十三.1820年德贝莱纳首次提出用M
O2催KClO3热分解的反应制备O2。当时就知道气态产物有异常的气味,后来证明其中含有少量C12、O3及微量ClO2,测定气态产物O2中Cl2、O3含量的一种方法是:收集100L干气体(标态),使之通过KI溶液。通过溶液的气体经干燥后体积为098L。溶液中的KI被氧化成I2,后者和硫代硫酸钠的反应耗掉01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