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关于高中生涯规划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杨东来源:《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年第17期
摘要:生涯规划所追求的最高目标是自我实现,也就是充分利用和开发天资、能力、潜能等,让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高度,最大限度地挖掘所蕴含的潜能,实现丰富色彩的人生。文章从生涯规划教育在高中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有效路径进行探索,以期提高教育实效。
关键词:高中生自主发展生涯规划
一、高中生涯规划课程开设的背景
2021年全国按高考综合改革方案进行录取,初步形成基于统一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模式。这意味着,学生从高一起,就要对未来要报考的学校、专业和生涯规划有着更为清晰的目标。高中生如何进行生涯规划也就成了高中教育必须回答的问题,由此,也倒逼学校加强学生生涯发展指导。
然而,现实情况是,调查显示九成以上的学生从未思考过做生涯规划的目的,不知道生涯规划的重要性。高中生对自我兴趣和能力的探索与培养不足,对自我缺乏全面评估,缺乏主动与家长、学校共同探讨生涯规划的意识。学生的生涯规划问题收效不理想,实效性不强,但不是学校、老师不给予指导,而是学校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到教育方法等方面缺乏整合,不系统,因而效果较差。
二、高中生涯规划课程的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的心理学依据
舒伯于1953年根据自己“生涯发展形态研究”的结果,参照布勒(bueller)的分类,也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试探、决定、保持与衰退五个阶段,其中有三个阶段与金斯伯格的分类相近,只是年龄与内容稍有不同,舒伯增加了就业及退休阶段的生涯发展,具体分为成长阶段、探索阶段、建立阶段、维持阶段、衰退阶段。其中探索阶段叙述如下:
15岁至24岁该阶段的青少年,通过学校活动、社团休闲活动、打零工等机会,对自我能力及角色、职业做了一番探索,因此选择职业时有较大弹性。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此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试探期(15岁至17岁),考虑需要、兴趣、能力及机会,做暂时的决定,并在幻想、讨论、课业及工作中加以尝试;二是过渡期(18岁至21岁),进入就业市场或进行专业训练,更重视现实,并力图实现自我观念,将一般性的选择转为特定的选择;三是试验并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稍做承诺期(22岁至24岁),生涯初步确定并试验其成为长期职业生活的可能性,若不适合则可能再经历上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