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如,状物写景,可从山川田野、家乡的特产和四季写;写人可从学校老师同学、邻居的大伯大妈写;记事可从家庭生活、课外活动取材。在他们的身边常常有忙碌的身影,可让他们留心观察。
2、读写结合,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新课程标准强调“丰富语言积累”,希望通过规定课内外阅读量,特别是规定背诵篇数的办法,把积累语言落在实处。确实,只有多读多练,胸中有了大量积蓄,当非倾吐不可时,才能“情动而辞发”,
f写出好的文章来。鲁迅先生的经验便是如此,他说,“文章应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别无心得和方法。”因此,我们在让学生进行习作训练的时候,就应该反思,我们是否做到了读写紧密结合,从而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例如,要写好一篇关于秋天的习作,学生想不出好词佳句来,写出来的文章干巴巴的,语言非常平淡。我们知道,是因为学生平时好词佳句积累得太少了,因而,在习作训练中,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事先让学生积累与本次习作有关的好词佳句,从而提高自身的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在学生的习作评价时要充分体现对写作主体的尊重,关注学生的兴趣和感受,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他们的喜怒哀乐,理解他们眼中的世界和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写作的功能目标是实际交流的需要,不是仅仅为了应付考试。不同条件下的说话、写作应有不同的目的,要根据不同的对象说话和写作,要追求交流的有效性。只有把握学生习作评价的新理念,客观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写作水平,才能调动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总之,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更好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丰富习作素材,更好地指导学生修改习作,站在学生的立场评价他们的习作,才能为学生打开了习作的泉源,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