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庄子村2012年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市政协工作组进驻辛庄子村以来,通过调查走访,实地察看,在全面了解该村基本情况后,由村党组织书记主持召开村“两委”座谈会、村民代表会和党员大会,对制约该村经济发展的问题进行了客观剖析,经辛庄子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制定了以下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一、本村现状
辛庄子村区域面积32平方公里。全村165户,564人,贫困人口351人,享受农村低保122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443人。全村耕地面积1822亩,均为旱地,退耕还林面积503亩,主要种植杏扁,但因杏树还未长成,缺乏有效管理,没有为群众带来收益。2011年,全村粮食产量204吨,油料产量8吨,蔬菜产量(以大葱为主)470吨,人均收入2256元,为井儿沟乡贫困村之一。
二、存在问题
水利基础设施薄弱。1、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全村没有一眼机井,没有水浇地,严重制约着该村经济发展;人畜饮水全靠自家院内小土井解决,饮水困难,并得不到安全保证。农业发展水平滞后。2、农业发展水平滞后。群众小农意识严重,思想不够解放,种植不够科学,农民收入偏低。全村没有一座蔬菜大棚,存在吃菜难的问题;退耕还林土地种植的杏树缺乏管理经验,不见效益;“辛庄子大葱”虽然在市内远近闻名,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强、种植规模不够、无农业合作组织等因素的影响,没有形成本村的特色产业。
三、发展思路
f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特色,规模发展;效益优先,循序渐进;借力帮扶,争取项目。四、发展目标到2012年底,在辛庄子村北109国道南集中连片发展大葱种
植200亩,实现人均增收300元。
五、主要措施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一村一品”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村支部书记担任,成员由市政协工作组领导、乡包村领导,村两委干部组成。领导小组设办公室,具体负责“一村一品”发展过程中的宣传动员、规划安排、项目决策、监督检查、考评验收等各项工作,形成职责明确,配合紧密的工作机制。2、加大水利建设投入力度。预计投资637万元,确保为辛庄子村打深机井1眼,完成机电配套,新修防渗渠2000米,在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后,200亩大葱能够得到有效灌溉。3、广泛宣传,发挥主体作用。利用广播、电视、展牌等多种媒体广泛宣传“辛庄子大葱”发展情况,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促进“一村一品”的全面发展。4、争取资金,规模发展。
f充分利用信用社扶贫贷款等资金,广泛吸纳民间资本,投入“一村一品”发展,建立辛庄子大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