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践行负责任的研究,恰恰是中国科技界应该展现给世界的一种形象。(摘编自李侠《科技伦理:没有约束的科技是危险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科学具有强大的自主发展力量,既造福了人类社会,也有可能摧毁人类社会。B.科技伦理的目的是“追求善”,托德莱肯所说的“道德法则”就是“科技伦理”。C.科学崇尚自由,而科技伦理既可约束这种自由,也可引导科学研究。D.人类认识的局限使未来可能出现不确定的状况,科学的发展会加大这种可能性。(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科学研究本身存在的不足为立论的前提,论证了科技伦理的重要性。B.文章指出科学研究各环节中存在伦理缝隙,有助于理解科学伦理的目标和作用。C.文章第三段采用先破后立的方式,深人论证了设置科技伦理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D.对于中国科学界科技伦理欠缺的原因,文章从历史和现状两个角度进行了剖析。(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正是因为科技发展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科技伦理才得以兴起,受到重视。B.西方文化有悠久的科技伦理传统,因此能有效避免科研中出现伦理失范的情况。C.中国科学界在科技伦理上先天不足,与中国在近代以前缺乏科学传统与经验有关。D.国内科研从业者大增、评价模式功利化等不良因素,增加了科研行为突破科技伦理的风险。二、实用类文本阅读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多数消费者还比较狭隘地认为,新能源汽车就是纯电动汽车。那么究竟什么是新能源汽车呢?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传统燃料作为动力源的汽车,汽油、柴油和天然气、乙醇等均属于传统燃料。纯电动汽车、插电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统称为新能源汽车。这里需要特别指出,常规的混合动力汽车,也就是行业所称的HEV,不属于新能源汽车,因为传统燃料仍是其动力唯一来源。近日,汽车行业一家知名咨询机构,发起了一项名为“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看法”的调研。调研结果显示:58的消费者看好插电混动汽车;而正如火如荼的
f纯电动汽车,其发展趋势竟然不如还处在萌芽期的燃料电池汽车。其实,不管看好哪种动力系统,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不断提高是毋庸置疑的。201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仅为1万辆,时隔6年后的2018年,成功突破120万辆,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当然,其快速发展不仅是需求所致,还受到国家政策和厂商产品供给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