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课题
让我们走进地理
课时
本学期第2课时日期本单元第2课时复备人审核人
第二节
课型
我们怎样学地理
学知识目标习目感知标目标重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掌握比例尺的概念、公式、三种表示方式、大小的判断,理解比例尺大小与所表示地区的范围、内容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简易绘图能力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初步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点教学重点:比例尺的公式、三种表示方式、难教学难点: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大小与范围、内容三者之间的关点教师活动1、确定地平面方向的方法2、绘制学校平面图学生时间活动分配学生检测复备标注
复习启动课上节知识
地图是按一定比例缩小后得到的,缩小的程度就是比例引起堂课堂尺,引导学生回忆小学学过的比例尺的知识,引入新课内容学生导入思考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对照知识体系,学生预习课本1、比例尺的概念2、比例尺的公式3、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三分配任务种方式之间的互相转换。小组小组4、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合作5、比例尺大小与所表示地区的范围、内容三者之间的关讨论指导系。交流读图6、如何运用比例尺量、算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7、图例和注记地图上的文字说明,如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的名称,以及标明山高海深的数字等,叫做注记。
1
复备标注
f小组展示教师点拨拓展延伸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教师分配任务,根据划分的问题来讨论交流
合作交流
1、比例尺文字式转换为数字式的时候,要注意单位之间的换算,线段式要注意不要忘记标单位2、记忆图例和注记的时候,指导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提高记忆效率。1、教会学生如何判断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反而越小。2、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内容越详细,范围越小;3、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大。本节课学习了关于比例尺的内容,学生学会判断比例尺的大小,三种方式的转换,比例尺大小与所表示地区的范围、内容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一章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一、比例尺1、概念、公式2、三种表示方式3、判断大小4、比例尺大小与内容、范围之间的关系5、两算距离二、图例和注记学生思考
学生学会读图
教师小结
综合训练
1、比例尺: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3千米,转换成数字式和线段式。2、1:100000000和110000000判断大小3、课本第9页活动题1、2、34、记住常见的图例和注记。
教学反思
2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