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标准文案
重庆产业发展现状
一、重庆市产业发展现状(一)总体概况1产业规模日趋壮大,现代产业体系初具雏形直辖以来,重庆经济总量不断增大,GDP保持年均11的高速增长。200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97亿元,在全国排第24位,在西部地区位列第6位,是1997年的375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8025元,在西部地区仅次于内蒙古(32214元)、新疆(19893元)、陕西(18246元),位列第四。2008年经济增速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比全国水平9高出53个百分点,在西部12个省市中居第3位,在全国31个省市中居第5位。全市产业体系日趋完善。目前已形成了以汽车摩托车、天然气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材料冶金、电子信息、综合能源、生物医药和部分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代表的优势产业集群,以金融、商贸物流、研发服务等为代表的生产、生活性服务业,以特色种养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构成了结构不断优化、门类更加齐全、布局日趋合理的现代产业体系。2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二、三产业发展迅速随着经济的发展,重庆市的从业人员逐渐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在19072008年间,农林牧副渔的从业人员比重降低了122
精彩文档
f实用标准文案
个百分点,总量从989万降到747万;第二产业从1997年的183上升到2008年的206,第三产业从1997年的241上升到2008年的340,上升了将近10个百分点,成为吸纳就业人口的重要力量。
70
()
60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50
40
30
20
10(年)
0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
图3重庆市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19972008)
全市投资主要流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1997年以来,第三产业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60以上,第二产业在1835之间,
第一产业投资占比小于3。2008年,全市三次产业固定投资比为
22:3552:6227,呈现“三、二、一”的结构特征。
(万元)250000002000000015000000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00000005000000
01997
2001
2005
2008(年)
图4重庆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三次产业结构
精彩文档
f实用标准文案
全市向二、三产业倾斜的投入结构,极大推动了产出结构的高级化。直辖十多年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提升,重庆二、三产业得到较大发展,呈现出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三产业逐步上升态势,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至接近10。根据钱纳里工业化进程阶段划分标准和克拉克产业结构转移模式判断,重庆产业的投入和产出构成的变化显示,重庆市目前已处于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