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0m
露天采场底标高:220m水平
最终阶段高度:10m
台阶坡面角:75°
!!!!!!!!!!!!!!!!!!!!
f采场边帮角:60°
!!!!!!!!!!!!!!!!!!!
安全平台宽度:464m
采场边坡最大高度:30m
(2)开采工艺
根据矿体的开采技术条件,考虑到本矿山为地方民办矿山的特点,设计采用
露天台阶采矿法,确定露天采场的采矿阶段高度为10m,采用孔径为40m的7655
型浅孔凿岩机或YN23型内燃凿岩机凿岩,设计采用人工浅孔凿岩,分层采矿。
每个阶段分25层采矿,每层25m,凿下向垂直浅孔,采用人工装车,直接运
出采场。
3.矿山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危害
矿山开采后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3.1边坡稳定问题
矿体剥采活动将破坏区内原有地貌景观及岩体的完整性,形成陡坎、临空面,
破坏斜坡的自然坡度角,导致斜坡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加之矿体表层风化,在采
矿过程中容易发生石块滑落,崩塌等边坡失稳现象,从而影响采矿安全。
3.2土地和植被破坏问题
区内进行的露天开采,将完全破坏地表的土地和植被,降低土地涵养分,加
剧水土流失,且治理难度较大,过程较长。废石堆放和生活建筑物的搭建不仅改
变原有地貌景观,且覆盖植被,影响植物生长。
3.3水资源、水环境问题
3.4可能引发的其他地质灾害
3.5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3.6其他地面建筑引发的边坡失稳
!!!!!!!!!!!!!!!!!!!!
f4.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及生态恢复治理状况
!!!!!!!!!!!!!!!!!!!
该矿山为新建矿山,现处于筹备阶段,但由于矿山开采时间较长,已经无序
存放了大量废渣
5.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5.1规划指导思想
以“矿业开发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为目标,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
保护,达到既合理开发、充分利用矿产资源,又有效保护矿山地质环境,走“绿
色矿山”之路,保护和改盖赖以生存的环境。
5.2基本原则
规划总体布置原则:
⑴在合理开发矿产资源的同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减少地质环
境的破坏程度。
⑵以地方规划为依据,使其符合环境保护、安全等有关要求。
⑶开发与保护并重,在开发的同时,矿山地质环境及生态恢复治理工作同步
进行。
⑷矿山闭坑后,主要地质环境问题也要得到彻底治理,不能将隐患留给将来。
5.3规划目标
⑴20062014年为矿山生产期。此期间地质环境保护的目的是规范矿山生
产管理,采掘、排渣严格按照地质环境保护的有关要求进行。同时,采取工程和
生物措施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