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设计的目的与任务111课程设计背景112课程设计目的与任务1
2.设计的详细内容221原材料及设备的选取222电池的工作原理323电池的制备工艺设计3231制片车间的工艺设计3232装配车间的工艺设计6233化成车间工艺设计7234包装车间工艺设计924厂房设计9
3.经济效益104.对本设计的评述11参考文献12
0
f1.设计的目的与任务
11课程设计背景
自从1990年SONY采用可以嵌锂的钴酸锂做正极材料以来锂离子电池满足了非核能能源开发的需要同时具有工作电压高、比能量大、自放电小、循环寿命长、重量轻、无记忆效应、环境污染少等特点现成为世界各国电源材料研究开发的重点13。锂离子电池已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便携式计算机、摄像机、照相机等的电源并在电动汽车技术、大型发电厂的储能电池、UPS电源、医疗仪器电源以及宇宙空间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45。
正极材料作为决定锂离子电池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和开发更高性能的正极材料是目前提高和发展锂电池的有效途径和关键所在。目前已商品化的锂电池正极材料有钴酸锂、锰酸锂、镍酸锂等而层状钴酸锂正极材料凭借其电压高、放电平稳、生产工艺简单等优点占据着市场的主要地位也是目前唯一大量用于生产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68。
18650电池是指外壳使用65mm高,直径为18mm的圆柱形钢壳为外壳的锂离子电池。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索尼推出之后,这种型号的电池一直在生产,经久不衰。经过近20年的发展,目前制备工艺已经非常成熟,性能有了极大的提升,体积能量密度已经提高了将近4倍,而且成本在所有锂离子电池中也是最低,目前早已走出了原来的笔记本电脑的使用领域,作为首选电池应用于动力及储能领域。
12课程设计目的与任务
如前文所述,在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中,很多厂家都选用层状结构的LiCoO2作为正极材料。其理论容量为274mAhg,实际容量为140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