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高考复习备考策略
从化第六中学周辉霞
新课程、新教材、新考试模式需要新观念,历史教师如何面对课程改革、教材改革,明确新的教学思想,寻找符合高考模式的新方法和新视觉,以利备考复习教学。其实,复习教学的策略多种多样,最主要的是看它的效率和质量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笔者认为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突破。一、明确新课标要求与课改思想,做到有的放矢新课标和课改思想的出现必然要引起高考命题的相应变化,复习备考时要高度重视,认真领会,做到有的放式。以课标要求为准绳,重新组织教材的结构,以新的视觉和理念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如以往中国近代史专题的复习,习惯从屈辱史、抗争史和探索史三条线索,以及中国近代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史展开,但近几年命题都以“中国近现代化的历程”的有关内容为重点。根据新课标要求我们可将此条线索分解为三个专题:政治现代化民主化历程,经济近代化工业化的历程,思想近现代化西学东渐的历程和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发展历程,并与世界资本主义的近现代化联系比较。这样就重新整合了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内容,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和体系。二、抓“三考”,进一步把握复习教学的方向“三考”即考试说明、考点、高考题。抓“三考”就是抓师生对考试说明、考点、高考题的重视程度、研究程度和运用程度。实践证明,抓好“三考”可进一步增强高考复习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把握复习教学的正确方向,少做无用功,提高复习效果。《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是指导考试设计、实施备考的总纲,是师生复习的指南。因此我们专门抽出时间来进行研究,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思考。1、《考试说明》与教学大纲、高考试题我们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分析讨论:(1)考试说明与教学大纲的关系比较;(2)考试说明的组成;(3)考试说明与高考试题(又分为知识点和考点与高考试题、题型示例与高考试题)(见附表1、2)。通过分析、研究及考点在高考试题中的具体体现和考试中三个层次要求的试题的具体模式,进一步明确高考复习的内容,严守考试说明中的考点,源于课本,高于课本。
表120002005年广东卷知识板块系列内容结构比较内容39605l200026%40%34%4060502001分值405951267%40%333%2002百分比分值267%38393%5934%2002年①秦汉税负与社会安定②两宋外贸发达原因①教育近代化比较②建国初政治、经济的变革①拿破仑战争与一战对比②欧共体演进及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