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8000份,张贴宣传画150张;出黑板报、宣传栏12期,24块。通过宣传,提高了家庭和个人的卫生意识和防病能力。32在学校、幼儿园通过交谈、宣传海报、宣传小册子等方法,向家长介绍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流行特征、预防措施等。消除家长对手足口病不了解而至的恐惧心理,鼓励家长主动参与到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中来。33在流行期间请医院手足口病的专家对中心职工、辖区小学、托幼机构卫生老师进行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全员培训,从手足口病的危害、临床特点、诊断到预防、消毒、晨检方法等对参会人员进行细致培训。34在社区中心做好院内健康教育工作。在门诊及隔离门诊前设立宣传咨询台,摆放手足口病防治宣传展板,主动发放手足口病防治宣传材料,对每一位前来就诊的家长宣传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宣传手足口病是可防、可治、可控的,消除对手足口病的恐慌心理和盲目要求住院心理,减少交叉感染,避免社会恐慌。35住院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督促各病区配合中心开展的“护患沟通”和“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在病房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展手足口病健康知识培训,制作手足口病的明白卡,对所有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对手足口病的特点、防治知识及消毒预防等进行教详细的讲解,使患儿及陪护家属积极配合,生活上做好预防消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教育自己的家人及亲戚邻居积极参与到防病治病中来。36出院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出院时医护人员详细记录患儿家属的联系电话,在出院1个月左右主动询问患儿出院后的情况,并给予相应指导,同时把社区中心的联系电话留给病人,以便患儿家属遇到健康问题时可以随时咨询。另外针对目前健康教育多局限于住院教育,出院后继续教育不够的现状,鼓励出院后的患儿及家属参与到社会中去,促进邻里与社区间的相互交流,对全社区预防控制本病都很有益处。4讨论41增进患儿家属的手足口病知识,健康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把健康知识转变成健康行为,促进“知、信、行”行为模式的建立。知识是基础,信念是动力,行为的产生和改变是目标。因此,我们通过对患儿开展健康教育使患儿的主要家庭成员获取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为行为改变打下良好的基础。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42有效地控制手足口病的发生与传播,传染病的流行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卫生部刘谦部长指出:预防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是最好的疫苗。43开展健康教育以来,护士与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