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19高考地理二轮练习考题演练第30讲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读“人类文明进程及社会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a、b、c、d曲线表示的因素是
A、a原料
B、b土地
C、c劳动力
D、d技术
解析:选D。a土地,b劳动力,c原料,d技术。
2、到工业文明阶段,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突出表现为土地的
A、数量
B、质量
C、类型
D、区位
解析:选D。工业生产对土地的数量、质量、类型要求少,重视土地的区位条件。
读图,完成3~4题。
3、该农业生产模式的优点是
①缓解饲料、肥料、燃料相争的矛盾
②有利于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③有利于防治荒漠化
④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的收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该模式适合以下哪个地区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青藏高原地区
D、南方地区
解析:第3题,该模式为生态农业模式,生产农业可以缓解饲料、肥料、燃料相争的矛
盾,使用沼气可减少环境污染和砍伐薪柴造成的生态破坏,有机肥的使用可降低购买化肥的
成本,提高农民的收入,荒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西北地区。第4题,我国南方地区生物种类
f丰富,发展沼气的原料充足,同时温度高,使用沼气的季节长,最适宜发展该模式。答案:3D4D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5~6
题。
5、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
6、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解析:第5题,当地属于丘陵地带,适合发展林牧业的缓坡和陡坡所占的比重较大,而
适合发展种植业的平原所占的比重不大,但当地种植业所占的比重远远超出平原所占的比
重,说明在发展种植业的土地中,超出平原所占比重的这部分是通过过度开垦得来的。第6
题,当地丘陵所占比重较大,适宜发展立体农业,故必须调整当地的农业结构。
答案:5A6D
7、下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类型区划分示意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读图,描述我国可持续发展区域的空间分布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M地区在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有________;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