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关注留守儿童,共享快乐蓝天
作者:林捷来源:《银幕内外》2019年第04期
一、前言
在我校有一群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是一群有“爹、娘”,但却缺少家庭教育的孩子他们是许多老师在学业上、思想上头痛的孩子而同时他们也是一群可怜的、需要关注的“情感的孤儿”一一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形成的由母亲一人抚养的“单亲家庭”和由祖父母或亲戚代为抚养并留在老家就学的少年儿童(主要是指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少年儿童,616岁)。这些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的与父母分离,他们的情感和精神失去了依托。由此导致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校外辅导“缺失”。留守学龄前儿童缺乏良好的早期教育,他们大多是在爷爷奶奶或其他人的监护下成长,没有受到好的家庭教育和行为引导,据调查大部分留守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靠后。
二是思想状况不佳。据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因长期缺少亲情和家庭教育,造成性格放纵、随意,一些父母外出打工之后,因为自己不在子女身边而产生负疚心理,总想从物质和金钱方面尽量满足其要求,致使一些留守儿童更容易养成乱花钱、摆阔气的不良习气。一些出外打工的父母,挣不到什么钱,导致其孩子不能参加学校组织的一些课外活动及购买课外书籍,这部分孩子思想比较封闭,心理承受能力差。
三是孤独心理渐强。隔代监护和亲友代管,教育方法往往比较简单,常常使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个别严重,更有甚者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那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开展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笔者认为以下方法可以一试:
二、如何开展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1建立留守学生档案。
从入学起,就应当着手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进行深入地了解和跟踪,并详加记载。对他们适时进行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生活上的关照,行为上的矫正。利用家访的机会,与村委会联系,丰富留守儿童档案的主要内容,形成社会学校共管的教育合力。并要求班主任长期跟踪,定期反馈。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2利用家访、电话、各种各样的信息平台定期与家长联系,及时互相掌握留守学生在家中和学校上的情况。
家庭的教育方法如何,对子女的心理健康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注意掌握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融洽点、疏忽点,以便架起老师、学生与家长三方面之间沟通的桥梁,达到相互了解,相互信赖的目的。
3通过日常班级活动、专题活动开展,使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