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从电影心理学角度分析影片《云水谣》和《投名状》
【摘要】:在当代电影心理学主要是指建立在接受者或者说是观众的认知心理基础上的一门学科,而不仅仅指心理学影片。构建一部内容丰富,人物性格矛盾复杂,情感冲突激烈的影片无不需要观众的参与和情感的融入,我以为,这既是电影叙事的修辞策略,也是心理学范畴的积极实践。【关键词】:认知心理;电影语言;期待;融合
在多数人的观点里,人们常常误以为电影心理学主要指电影文本所表现的有关心理学问题的心理学影片,如《沉默的羔羊》、《雨人》、《霸王别姬》、《菊豆》等,这些影片都是表现人在特殊环境或受到强烈刺激后,他们人性的扭曲、压抑、残暴,乃至变态心理和行为。这些电影是对人性和人类社会的深入拷问和思索,同时,这些影片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观众强烈的猎奇心理,其重大意义自然是无可厚非的。而文章所说的电影心理学是倾向于电影与观影者关系的研究,是把接受者,或者说是观众的接受认知心理作为探讨影片受到欢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而这一点往往也是被观众以及多数理论家忽视的内容。在电影理论发展的经典理论时期(18世纪初),电影理论家就已经在运用心理学对电影进行研究了,而且主要侧重知觉心理学和格式塔理论,即完型心理学,主要代表就是闵斯特堡、爱因汉姆和米特里。简要介绍一下电影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电影心理学是源于18世纪初德国心理学家雨果闵斯特堡,他的研究范畴主要是从视知觉的生理和心理角度解释电影影像,提出电影不是写在银幕上,而是由人们的想象来完成的。到了艾因汉姆及其《电影作为艺术》,艾因汉姆强调艺术活动和审美活动是人对形式的感性知觉问题,并提出“局部幻想论”。而让米特里却是结合电影语言和心理学来研究电影。一、不同类型电影,观众期待不一文章所选的这两部影片都是有很高票房收入,同时也颇受广大观众喜爱的片子,但是,这两部影片放在一起反差却很大。《云水谣》是一部现代爱情片,而《投名状》却是古装战争片,前一部节奏缓慢,情感细腻而丰富;后一部节奏却极其紧张,其情感可以说是沉闷而压抑。《云水谣》是一部现代爱情片,国产片;导演:尹力;主要演员:陈坤、徐若、秦汉等;剧情:《云水谣》由上世纪40年代两个台湾年轻人的邂逅开始。年轻俊朗的青年陈秋水因做家庭教师而来到王家,并与王家千金王碧云一见钟情,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并私订终身。但适逢台湾局势动荡,作为热血青年的陈秋水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