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近年来,由于学生耐挫力差而出现的学生自杀或者伤人的事故屡见报端,不由得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挫折是挫败、阻挠、失意的意思。在心理学中,挫折是指人们在从事某种有目的的行动时,由于内部或外部因素的干扰或阻碍,其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消极的情绪反应。它包括挫折源和挫折感。挫折源是指个体活动受阻的对象或情境。挫折感是指个体活动受阻时的心理反应。一般来说,挫折源的性质越严重,个体的挫折感就越明显、越强烈。但是这二者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的关系,中间还有一个主体状态的作用,因此,面对同样的挫折源,不同个体的挫折感可能是不一样的。对青少年来说,主要的挫折有学习挫折(学习成绩不理想,对学习科目不感兴趣等)、人际关系挫折(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紧张或者缺乏交往艺术)和情感挫折。其他的还有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造成的心理挫折、适应不良造成的挫折、认识偏颇造成的挫折等。耐挫力,是人们对挫折的容忍力和对挫折的超越力,即个体在遭遇挫折时,不仅有能使自己的行为、心理不致失常的能力,而且有能够忍受挫折并采取积极行动战胜挫折、获得成功的能力,也就是个体适应挫折、抵御和对付挫折的能力。虽然耐挫折能力是人对挫折的经常性的、总体的表现特征,但并非在任何条件下都表现出相同的耐挫力。一般来说,青少年耐挫力差与下列因素有关。第一,父母溺爱,使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现在的学生,尤其是城市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父母对他们百般溺爱,有些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言听计从,对孩子的一切事情包办代替,由于家长的过分“呵护”,使孩子失去了接受挑战和锻炼的机会。这些成长在温室里的“弱苗”,当真正的暴风雨来临时,耐挫力自然就差了。第二,期望值过高。面对目前升学的压力,有的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使孩子在负重的环境中成长,造就了一颗残缺的心。很多家长在物质方面满足孩子,孩子要星星不给月亮,生怕自己的孩子在生活上受委屈,宁愿自己受苦也不让孩子吃苦。但是在学习上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表现为不顾孩子的实际水平而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你必须要考上一所好的中学将来才能上好的大学”“你必须考上好大学将来才有好的工作”,等等。孩子为了考上一所名牌中学或大学,拼命学习,加班加点,上课外辅导班,为了考上一所好学校而默默地承受着沉重的压力,当压力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出来。第三,青少年的理想追求、意志品质和责任意识培养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