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焦磷酸法第五节石棉纤维浓度的测定
第六章工作场所物理因素的测量
第一节噪声第二节高温第三节超高频辐射第四节高频电磁场第五节微波辐射第六节工频电场第七节紫外辐射第八节激光辐射第九节手传振动
第七章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编制
第一节检测报告的编制一、总则二、基本要求除非有充分理由,每份检测报告应至少包括下列信息:1标题(如“检测报告”)2被检测机构的名称和地址,进行检测的地点(如果与被检测机构的地址不同或检测结果与检测地点有关时)3检测报告应有唯一性标识(如系列号)和每一页上的标识,以确保能识别该页是属于检测报告的一部分以及表明检测报告结束的清晰标识(检测报告硬拷贝应有页码和总页数)。4所用标准或方法的标识。5检测类别6检测样品的描述、状态和唯一性标识。7采样日期、样品接收日期和检测日期。8检测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的名称及设备的唯一性标识。
5
f9检测的结果,结果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10检测人员、复校核人员、授权签字人的签名或等效的标识。11必要时,结果仅与被检测样品有关的声明。12未经检测机构书面批准,不得复制(全文复制除外)检测报告的声明。三、意见和解释1当需对检测结果做出解释时,除二中所列要求之外,检测报告中还将包括下列内容:四、从分包方获得的检测结果当检测报告包含了由分包方所出具的检测结果时,这些结果应予以清晰表明。检测机构应要求分包方提供书面或电子报告。五、检测报告的格式检测报告的格式应设计为适用于所进行的各种检测类型,并尽量减小产生误解或误用的可能性;检测报告编排应合理,尤其是检测数据的表达方式,应易于读者理解;表头应当尽可能标准化。第二节检测与评价报告的编制一、检测与评价报告的基本内容二、检测与评价报告正文的基本要求1现场情况描述2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1用简洁的文字、图表等描述生产工艺过程中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来源及分
布。2用人单位设置各工种的工作方式、各工作地点停留时间情况。3各工种作业人员接触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4分析并确定应检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3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4结论与建议
第八章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
第一节空气样品采集工作的质量控制一、采样点和采样对象的选择
6
f二、采样时机的选择三、采样频率四、采样时间五、采样效率1待测物的理化性质2待测物在空气中的存在状态3吸收液的吸收容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