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导入《理发师》。7、创设情景,观看表演:以小品形式作《理发师》范唱表演。8、组织讨论,让学生说说看到的情境。9、教师朗读歌词一遍后,分句带领学生朗读。10、用稍慢速度伴奏,学生轻声唱词两遍。11、跟随伴奏带演唱。12、引导学生作表演唱。随笔:了解《劳动最光荣》的内容,初步能模唱歌曲;能较准确有表情的演唱《理发师》,并能跟随伴奏进行表演。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歌曲《风车依呀呀》。2、用自选的乐器或效果声模仿风车声插入演唱作伴奏。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唱《风车依呀呀》,并通过演唱及表演活动,感受歌曲的风格、情趣。2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并在演唱表演的过程中,促进“劳动光荣“、“关爱父母”的情感态度。教学过程:1、随伴奏复习《劳动最光荣》《理发师》演唱。2、联系上两首歌曲表现的内容,设计话题导入《风车依呀呀》。3、播放歌曲范唱录音。4、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体会音乐情绪,了解歌曲表现的内容和情感。5、再次播放录音范唱。6、组织讨论,引导学生结合歌曲找答案、谈感受。7、带领学生分句朗读歌词两遍。8、随伴奏琴声,分句模唱歌词二至三遍。9、随伴奏轻声、完整地演唱歌曲。10、结合歌曲情绪,指导唱好结束句。11、启发思考,让学生在演唱中适当地加入“模仿的风车声”。12、小组商量,设计表演唱的方案后,以小组形式表演唱。随笔:初步会演唱本歌曲,通过演唱及表演活动,感受歌曲的风格、情趣。第三课时
f教学内容:1、欣赏《狩猎波尔卡》。2、欣赏《森林中的铁匠》。3、根据音乐设计适当的表演、律动。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进一步培养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2、感受本课两首作品的情绪和不同乐器的音色。3、随音乐展开想象,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教学过程:1、激发兴趣,导入《狩猎波尔卡》的欣赏。结合乐曲标题,给予必要的提示。2、组织讨论、引导思考。让学生将自己听赏中的感受和想象在小组内交流后,请每组推选一位代表向大家介绍。教师给予鼓励,并作引导性小结。3、引导聆听,再次听赏。由于本曲中模仿猎枪的射击声很鲜明,学生在讨论中往往容易抓住此特点,教师可引导学生由射击声拓开想象,进而引发学生对乐曲力度变化产生的效果进行体验,在此基础上,完整地作第二遍听赏。4、随音乐作即兴律动。可倡导学生用肢体语言作适当的动作,随着音乐的进行将自己的感受与想象表现出来。5、引导听赏,导入《森林中的铁匠》第一遍欣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