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学会品味散文语言的方法。2.学会准确表达语言的品味。
教学过程:一、导入: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文章的思想感情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我们要培养自己的语言感受能力,就要认真揣摩文章的语言,准确感受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我们上节课学习了《白杨礼赞》这篇散文,通过它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我们深深爱上了这位树中的伟丈夫,从他的身上我们也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那么,在这篇散文中你喜欢的语句有哪些呢?请同学们在书上划出,并在旁边作批注,说出你喜欢的原因。二、学生活动,全班交流。1.交流时,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出理由。如:(1)高原景色的描写:重点词语:黄绿错综、无边无垠、坦荡如砥使人有雄壮、伟大的感觉。体会作用:概述高原特色(辽阔平坦、色彩鲜艳),为全文开拓了广阔的天地,交代白杨树生长环境的不平凡,以此来衬托它坚强不屈的性格和傲然挺立的形象,为白杨树的出现作铺垫、蓄势。(2)四个反问句,形成排比的句子。作用:运用反问、排比的修辞手法和象征的表现手法,层层递进,使思想逐步升华,赞美之情逐渐达到高潮。气势恢弘,展现了比前文更为廓大深远的精神境界。(3)第9段:楠木白杨
2.总结方法:学生说说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品味。3.教师指导方法,结合课件演示。
f品味的角度:语言的精当:生动、准确修辞的巧妙:排比、反问、设问、拟人、比喻、对偶、夸张、反复含义的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中心结构中的作用:铺垫、照应、过渡、线索表现手法高超:对比、烘托、象征、讽刺、幽默三、回顾旧知,加强品味。1.在学过的散文中,有哪些精彩的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说出你是从哪个角度进行品味的?(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教师补充:(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2)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3)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通过“攀”“缩”“倾”等动词准确地刻画出父亲在这特定的环境下的动作,表现了父亲爱子的深情,使父亲的“背影”深深的印在了我们的脑海中,也使父亲的关爱深深地刻进了我们的心里。四、关于语言组织:1.师:中考中常会涉及语言品味的题目,现在,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