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高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以及实践环节重视程度不够等现状就“C程序设计”课程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通过教学改革加强对学生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进一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关键词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教学组织形式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教育的基础与重点是高校计算机专业及相关专业开设的计算机应用类的重要课程。通过该类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逐步掌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因此这是一类以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并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目前学校开设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主要有“C程序设计”、“VisualC”、“VisualBasic”、“Java”、“C”等。提高高校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效率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应用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实际教学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近年来从事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经验对“C程序设计”等课程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提出如下改革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1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传统教学过程多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教师是课堂上的绝对权威这种典型的“教师中心”教学模式注重教师教的过程却忽视了学生学的过程。师生互动性差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未调动起来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现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中心”模式正逐渐被“学生中心”模式所取代现代教学过程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而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设计者。12课程定位不够明确教学培养目标针对性不强。课程定位和课程目标不够明晰对于究竟要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以及培养的目的、方法和手段是什么在各任课教师中还没有形成明确、统一的认识。教学培养目标的针对性不强教学计划的制定缺少对行业市场的充分调研对专业领域相关职业岗位没有认真研究与分析目标定得过高甚至不切实际。3过分注重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程序设计的语法规则。传统的教学模式过分注重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与程序设计语言语法规则的讲授忽视对学生编程思路和运用知识的技能的培养不利于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针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以上几方面问题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构建以程序设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