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孔子谓伯鱼①曰:“鲤乎,吾闻可以与人终日不倦者,其唯学焉。其容体不足观也,
其勇力不足惮也,其先祖不足称也,其族姓不足道也。终而有大名,以显闻四方流声后裔者
岂非学之效也。故君子不可以不学,其容不可以不饰。夫远而有光者,饰也;近而愈明者,
学也。譬之池②,水潦③注焉.,苇生焉,虽或以观之,孰知其源乎。”(选自《孔子家语》,有删改)
【注释】①伯鱼:孔子的儿子,名鲤,字伯鱼。②(wū)池:水池。③水潦:雨水。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推托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见:了解
D及鲁肃过.寻阳
7下面句子中,加点“焉”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治:研究过:拜访
例句:水潦注焉.
A复到舅家问焉.
B且焉.置土石
C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8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文选自《资治通鉴》,这是一部纪传体史书,是由司马光主持编写的。
B古人都可以自称“孤”,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可以亲密地称“卿”。
C孙权严厉批评吕蒙不爱学习,并现身说法,使吕蒙认识到读书的必要性。
D孔子认为:打扮外表让人容貌光彩,学习让人更有智慧,二者道理很相似。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0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以显闻四方流声后裔者岂非学之效也?
11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4分)窘况为许衡州①赋
郑燮
半缺柴门叩不开,石棱砖缝好苍苔。
地偏竹径清于水,雨冷诗情瘦似梅。
山茗未赊将菊代,学钱无措唤儿回。塾师②亦复多情思,破点经书手送来。
【注释】①许衡州:郑燮之友,生活困窘。②塾师:指郑燮。
1分析诗中“竹”“梅”“菊”等意象的作用。(2分)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12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7
f3苔痕上阶绿,
▲
。(刘禹锡《陋室铭》)
4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
。(李清照《醉花阴》)
5新时代呼唤创新,需要具有时代精神和鲜明个性的人才不断涌现。赵翼在《论诗》中
以“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