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井深和水垂比记录,该井以12289m的总深位居世界最深井,其水垂比达到了10485。
从相关的论文及技术分析资料可以看出,水垂比大于2的大位移井的施工必须具备以下技术条件:①井眼轨迹设计及控制技术;②摩阻预测及减摩技术;③井壁稳定技术;④井眼净化技术;⑤随钻测井技术;⑥下套管及固井技术。例如马拉松石油公司与美国帕克钻井公司合作在Brae油田施工的B31井水平位移达到了614172m,位垂比为146,该井除采用有效的技术手段控制尽可能光滑的井眼轨迹外,还就各施工阶段的钻具组合、钻井液技术、降摩减阻和井眼清洁等技术制订了详细的操作方案,但在井深344729m11310ft处因摩阻上升启用顶驱建立循环时,由于井眼内的压力超过了地层的破裂压力而导致井壁失稳,并发生了卡钻事故,最终采用打水泥塞侧钻的方法恢复了正常钻进。这一案例表明,上述所列出的6项技术除“下套管及固井技术”外这属于大位移井完井技术系列,其余5项技术中的任何一项如果不能达到大位移井施工要求,都足以导致大位移井
f钻井作业的中断或是使整个工程失败,而其中3项是与钻井液技术密切相关或者说其本身就是大位移井钻井液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2水平井大位移井钻井液难点技术
21钻井液性能的合理控制关于大位移井钻井液性能的掌握,目前在技术界尚无统一的范围
或标准,但有2个原则是公认的,①常规性能及专项性能如高温高压滤失量、摩擦系数等的维护原则与普通钻井液相同;②流变性能的维护应以保证井眼净化为原则,这是大位移井钻井液性能控制的技术难点。马拉松石油公司在施工B31井时,在3112mm井眼使用了油基钻井液,在总结现场经验基础上认为体系的θ3读数为1215最好,比以往的θ3读数应是井眼直径单位以“i
”计的15倍标准要低。
随着中国大位移井施工标准和技术的不断提高,中国技术人员也逐渐认识到提高低剪切速率下的钻井液黏度对于提高水平段井眼净化效果的重要性。沈伟3等人通过总结,提出了以下观点①提高低剪切速率下的钻井液黏度能明显减小岩屑的垂沉现象,提高携砂效果;②应严格控制θ6和θ3读数,保证钻井液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