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室外墙顶部无楼板支撑,为悬臂构件,计算模型的支座条件和配筋构造均应与实际相符。36地下室外墙抗裂性验算:有的工程漏掉抗裂性验算。外墙的厚度
f目前做得比较薄,外墙钢筋保护层比较厚,其裂缝宽度控制在02mm之内,往往配筋量由裂缝宽度验算控制。37人防计算的问题:人防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时未考虑砼强度设计值折减系数,人防墙柱计算时未考虑砼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折减系数,违反强条。38人防构造问题:人防地下室采用较高砼强度等级时,最小配筋率大于砼规范的要求(如C40,Ⅱ级钢,砼规范最小配筋率为026,人防规范最小配筋率为030),很容易违反强条,双向受力的地下室内外墙水平钢筋也应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人防板、墙拉结筋遗漏造成违反强条也常见(未设拉结筋或者拉结钢筋间距大于500)。
4上部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41超限问题:高层建筑应根据建设部建质200346号文规定审查是否属于超限建筑工程,尤其文中的特别不规则超限经常被忽视,计算结果某些参数超限虽然不违反强条,但属于超限工程,超限建筑工程应进行抗震专项审查。42基本风压值的取值:《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中对基本风压值未明确的地区较多,50年一遇基本风压值不应小于30年一遇基本风压值的11倍,对于山区的建筑物,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考虑地形条件的修正。对于特别重要或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其基本风压应按100年重现期的风压值采用。43地震动参数取值问题:凡福建省境内的建筑工程应按福建省建设
f厅、地震局文件《关于贯彻执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的通知》(闽建设[2002]37号)执行。该文附件2中,特征周期为035s、040s的地区,属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045s属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设计采用的特征周期值Tg不应直接按《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取值,应根据设计地震分组和建筑场地类别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第514条表5142确定。44竖向不规则问题:施工图审查中常见框架结构底层层高很大,二层层高较小的情况,且底层作为车库或者架空花园使用,隔墙很少或者无任何隔墙,侧向刚度突变(高层建筑中还常见设备层层高较小,相邻下一层层高较大的情况),对抗震极为不利,应采取加强措施处理,计算时应强制按薄弱层处理。底层层高很大且设有夹层,二层层高较小,软件计算未反映出该位置的侧向刚度变化,应进行必要的补充计算(宜按不带夹层的模型复核),并按竖向不规则处理(地震剪力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