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的做法,计算时仅考虑挑板传未的竖向荷载作用,未考虑挑板传来的附加弯矩,挑梁配筋偏小,复核计算后挑梁的配筋量甚至会增加一倍以上。516常见住宅阳台活荷载取20kNm2,应为25kNm2。常见走廊、门厅、楼梯活荷载取值偏小,违反强条。517常见储藏间活荷载取值偏小常见花园荷载未计入花圃土石等材料自重偏小。518常见檐沟(包括积水)和水箱荷载遗漏,外挑结构非上人位置可能积水时未考虑积水等荷载。519顶层网架支承于柱上时,计算时未按铰接处理。520大跨度空旷位结构(体育馆、影剧院、礼堂等)应按平面框架
f对抗侧力体系进行补充计算。521对于结构转换梁,未另行进行有限元分析。现在大部分软件都可以进行有限元计算,对于转换大梁配筋计算结果均小于整体计算结果,但其上部的抗震墙经常会出现配筋计算结果大于整体计算结果的现象,未引起注意。6其它构造问题:61施工图审查时最经常发现的违反强制性条文的构造问题主要有:普通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取值偏小(如C20板保护层厚度按15mm);板配筋不满足受弯构件最小配筋百分率要求,人防墙、板配筋不满足受弯构件最小配筋百分率要求;框架柱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偏小;截面长宽比较大的框架柱纵向钢筋单侧配筋率小于020;框架短柱(指剪跨比不大于2的框架柱,现有大部分计算软件未提供剪跨比计算结果,现仍按框架柱的净高是否大于柱截面高度的4倍判断)未全高加密箍筋;框架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5;框架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箍筋直径未按要求增大2mm;框架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偏小;框架梁高小于400时加密区箍筋间距偏大(如采用100,小于梁高的14);连梁按框架梁设计,沿连梁全长箍筋的构造未按框架梁梁端加密区
f箍筋的构造要求采用;与剪力墙相连且跨高比小于5的梁未按连梁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剪力墙连梁抗震等级应与剪力墙一致,当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一级时,连梁箍筋直径采用φ8偏小;外框筒梁和内筒连梁箍筋直径小于10mm;墙体水平分布钢筋未要求作为连梁的腰筋在连梁范围内拉通连续配置;当连梁截面高度大于700mm时,其两侧面沿梁高范围设置的纵向构造钢筋的直径小于10mm;对跨高比不大于25的连梁,梁两侧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的面积配筋率小于03;框支梁未沿梁高配置间距不大于200mm、直径不小于16mm的腰筋;楼梯图中,与休息平台梁相连的两端框架短柱箍筋未全高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