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智慧还表现出较高政治素养,任职近半个世纪以来,上到中央,下到乡镇,不管哪一级领导,只要来到华西,都会尽量抽出时间亲自接待。当年去大邱庄考察,禹作敏赠送美国轿车作为礼物,为此,他曾专门写信给无锡地委请示能否接受。华西创业初期,改革开放前夕,吴仁宝早已经悄悄开展了他的生产加工,为了应对上级领导检查,将工厂安置在极其隐蔽的位置,遇上级领导来视察,大门一关,工人都下地干活,领导一走,工人立刻回厂加班干活。从上世纪60年代起吴仁宝一直都是“用形式主义对付官僚主义”以阳奉阴违的低调与谦逊,小心翼翼来掩护他的“资本主义”事实,与飞扬跋扈的禹作敏形成了鲜明对照。华西成为典型的时候,吴仁宝面对“华西能否复制”的记者提问,回答道:“要看有没有能复制的人,这个人必须真正相信中国共产党,真正相信实事求是,真正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数十年来,他始终坚信“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带领全村党员、群众艰苦创业,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建设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天下第一村”,2012年华西村生产总值超过580亿元。吴仁宝曾是党的十届、十一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八届人代会主席团成员。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两次、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全国十大扶贫状元、中国十大乡镇企业功勋、全国民族团结模范先进个人、全国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特等奖、全国乡镇企业十大新闻人物、中国农村新闻人物、香港“紫荆花杯”中国杰出企业家成就奖、中国经营大师、中国功勋村官、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标兵、江苏省100名勤政廉政好干部、江苏省廉政代表等荣誉称号。吴仁宝、禹作敏,一南一北,均为国家农民企业家典范,同是基层干部,同是敢闯敢干,但两人的结局却天壤之别;既有地缘文化形成的人性特质,又有世界观和价值观差异。吴仁宝坚信“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体现了卓越的胆识和商业智慧,同时又表现出沉稳的政治素养。鲁冠球,15岁辍学到铁业社做学徒工,1961年19岁的他组织亲戚集资开办起米面加工厂被迫关闭后,又带着5人集资4000元挂了大队农机修配组的牌子,在童家塘小镇上开了个铁匠铺,专为附近的村民打铁锹、镰刀,修理自行车。1969带着他的伙伴去接管“宁围公社农机修配厂”;1983年3月,为了获得自主创业、自主经营的权力,鲁冠球以自家自留地里价值2万多元的苗木作抵押,承包了农
f机修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