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单位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新变化
一加强了对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的管理首先,针对固定资产,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变化主要体现在除文物文化资产之外,允许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并通过这一形式反映固定资产随使用过程中的消耗所引起的价值减少。这一新变化能够将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如实反映于报告时点,从而有助于事业单位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其次,针对无形资产,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对无形资产采取分期摊销的形式记录无形资产的价值减少,能够有效弥补旧准则与旧制度中无形资产一次摊销法的不足。二正式引入权责发生制在此之前,除个别情况之外,我国事业单位大多都是采取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计量基础,由此所产生的问题不胜枚举。也正因为此类原因,使得近年来人们对权责发生制的呼声越来越高。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对权责发生制的正式引入,正是市场经济环境和事业单位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正式引入权责发生制,对事业单位的发展也
f具有深远的影响。其能够加强事业单位的成本治理,真实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推进事业单位的绩效治理。三加入了财政拨款收支表的编制除了上述两点变化之外,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还在原有财务报告的基础上加入了财政拨款收支表,并要求按年度进行编制,改进了原有的报表体系。同时,新准则与新制度还改变了资产负债表内项目的类别,参照国际惯例将资产负债表原有的收入、支出项目,改为按照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进行分类列示。这一变动,不仅使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体系与国际惯例接轨,更具有通用性和完整性,而且还更清晰的表达了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满足了预算管理、绩效考核、财务管理等多方面的信息需求。四使存货管理更为完整和统一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实施之前,我国事业单位的存货主要是指日常活动中所持有的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等。旧准则和制度对事业单位存货管理设置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但是市场经济环境千变万化,市场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剧,在这一背景下,旧准则与制度已难以清晰划分事业单位的材料和低值易耗品等。而事业单位新准则和制度则统一将它们全部作为存货处理,使存货管理更为完整和统一。而且,也将直接有利于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
四、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实施的注意事项
为了充分发挥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优越性,无论是财政部门还是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