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控制图如何制作
控制图,是制造业实施品质管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它最早是由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的休华特在1924年首先提出的,它通过设置合理的控制界限,对引起品质异常的原因进行判定和分析,使工序处于正常、稳定的状态。
控制图是按照3Sigma原理来设置控制限的,它将控制限设在X±3Sigma的位置上。在过程正常的情况下,大约有9973的数据会落在上下限之内。所以观察控制图的数据位置,就能了解过程情况有无变化。
f工具原料

电脑

待解决问题
方法步骤
1
1
确定抽样数目,平均值极差控制图的抽样数目通常为每组26个。
确定抽样次数,通常惯例是每班次2025次数,最少20组,一般25
组较合适,但要确保样本总数不少于50个单位。
2
2
确定级差、均值及均值、级差控制界限(通过公式计算)。
制作XbarR控制图。
3
3
f4
4
分析控制图并对异常原因进行调查及对策;继续对生产过程进行下一生产日的抽样并绘制控制图,以实现对工程质量
的连续监控。
fEND
注意事项

制作XbarR控制图,需要明确记录抽样数据的基本条件(机种、项目、生产线、规格标准、控制界限、抽
样时间及日期、抽样频次等),在控制图的上方可开辟“基本条件记录区”以记录上述条件;另外抽样的数据及计算出
的X和R值记录在控制图的下方区域,形成“抽样数据区”,最下方可作为“不良原因对策区”,这样就可形成一份完
整的XbarR控制图。
二、控制图的轮廓线第3页共6页
f控制图是画有控制界限的一种图表。如图54所示。通过它可以看出质量变动的情况及趋势以便找出影响质量变动的原因然后予以解决。图54控制图我们已经知道在正态分布的基本性质中质量特性数据落在μ±3范围内的概率为9973落在界外的概率只有027超过一侧的概率只有0135这是一个小概率事件。这个结论非常重要控制图正是基于这个结论而产生出来的。现在把带有μ±3线的正态分布曲线旋转到一定的位置即正态分布曲线向右旋转9再翻转即得到了控制图的基本形式再去掉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曲线就得到了控制图的轮廓线其演变过程如图55所示。第4页共6页
图55控制图轮廓线的演变过程通常我们把上临界线图中的μ3线称为控制上界记为UCLUpperCo
trolLimit平均数图中的μ线称为中心线记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