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病毒感染(EB病毒、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水痘病毒、乙肝病毒等;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肺炎球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结核杆菌等)1112;真菌、立克次体、支原体等。(2)内源性组织损伤、代谢产物等相关性HLH: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脂膜炎等。(3)恶性肿瘤如淋巴瘤、白血病等。
2发病机制
正常的免疫功能可以维持机体的相对稳定,多种免疫细胞如NK细胞、巨噬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等,除发挥自身的吞噬或杀伤作用外,还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产生相互作用。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可以自我调节并自我抑制,随着致病因素的消失,靶细胞的杀灭,免疫反应也随之停止。而HLH和相关疾病的病理生理研究均提示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过度激活从而产生大量细胞因子,包括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IL6、IL10、IL12、IL18等13。NK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主要是通过穿孔素颗粒酶作用途径杀伤靶细胞。当基因突变的时候,穿孔素的表达、活性及稳定性下降,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的时候,受损的穿孔素无法顺利在靶细胞膜上形成管道,导致无法杀灭靶细胞;UNC13D编码的蛋白为Mu
c134,Mu
c134的缺陷使得细胞毒颗粒的分泌无法正常启动,穿孔素和颗粒酶不能释放,靶细胞无法被正常杀灭,免疫下调功能失常,NK细胞、T细胞、巨噬细胞等持续活化,活化的T细胞刺激巨噬细胞而分泌过量的细胞因子,使Th1Th2细胞比例失衡14。Th1过度活化,分泌大量的细胞因子,如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导致严重的“细胞因子风暴”,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强,在骨髓及其他器官中出现吞噬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细胞碎片等现象,导致HLH疾病的发生:高浓度的TNFα、IFNγ、噬血现象造成血细胞减少症;TNFα、IL1、IL6引起持续性发热;活化的巨噬细胞表达大量的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活化因子导致低纤维蛋白血症;TNFα的增加引起脂蛋白活性下降并最终导致高甘油三酯血症;sCD25的增高为大量活化的淋巴细胞所分泌;肝功能异常、肝脾肿大、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是由于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所致。
3HLH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HLH的诊断主要通过临床、实验室和组织病理学的特征。国际组织细胞协会于2004年在1991诊断标准的基础上加以修改,形成目前的HLH2004方案:满足以下两条中任一条的可诊断为HLH15。
发现HLH相关的分子遗传学异常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