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割。精密切割,其表面质量及允许偏差应符合有关要求。边缘加工后,必须将边缘刺清除干净,割去飞刺,挂
4
f渣及波纹,还应将崩坑等缺陷部位割修均顺。5、制孔采用钻孔、冲孔、气割割孔等几种方法,普遍采用钻孔,另外该工
程不重要的节点板、垫板、加强板及角钢拉撑等构件孔可采用冲孔。制孔前先在构件上划出孔的中心线和直径,为了提高效率,可采用涤纶片基的划线模板划线及将数块钢板重叠起来一齐钻孔。钻孔的允许偏差超设计和规范时,不能采用钢块填塞,可采用与因材质相匹配的焊条熔焊后重新制孔。
6、矫正:1)矫正工作贯穿钢结构制作的全过程。矫正主要采用火焰矫正等方法。因火焰矫正是利用局部受火焰加热后的收缩变形去抵消已经产生的焊接变形,故如果第一次矫正没有达到质量要求范围,可在第一次加热位置再进行火焰矫正,矫正量过大可在反方向再进行火焰矫正,直至符合技术要求,但加热温度要有控制范围。2)零件矫正后允许偏差应符合有关的规定。钢板应在切割后矫正,矫正前,切割的挂渣要铲净。矫正后应无明显凹痕及其它损伤,应尽量避免用锤击方法矫正,若需要时,必须在工件处于室温时且在其上放置垫板。普通碳素结构钢在低于16°C、低合金结构多在低于12°C时,不得作冷矫正或弯曲。3)热矫加工就根据工件厚度和成型要求选择合理的加热规范,并在工件上划出加热线的位置、长度,以便掌握加热位置和加热面积,热矫温度应不得超过900℃(用测温笔测定)7、部件组装:1)下料后的平板由专业放样人员划出中心线、定位线,在组立机上进行点焊定位固定,使其形成图纸所需形状。在组装前,组装人员必须熟悉施工图、
5
f组装工艺及有关文件的要求,并检查组装零部件的外观、材质、规格、数量,当合格无误后方可施工。组装定位采用断焊,其断焊长度3050MM焊缝不大于设计焊缝的23,断焊分布均匀,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对大、长、复杂构件必须选择合适的工作平台,放出1:1实样,确认无误后按设定的组装程序工作,使用工具、器具等必须合适可靠,组装的间隙错位、垂直度、角度、平行度要严格控制,并满足规定要求,待检验后才准正式焊接。
2)主钢构件,在厂内加工完成,标高位置按设计图提供。部件组装,相邻端头板钢板连接接触面和沿焊缝每边3050范围内的铁锈、毛刺、污物等清理干净。焊接连接的组装允许偏差应符合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标准中的上表的规定。
8、焊接与再矫正:主要采用门式埋弧焊机对组r